中宏网讯 9月30日下午,山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邀请山东省水利厅党组书记、厅长黄红光介绍“‘十四五’时期山东加快推进水利高质量发展”相关情况。
据了解,近年来山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治水工作,“十四五”以来,山东省水利系统牢固树立“大水利观”,坚持跳出水利看水利,立足全局干水利,一体推进保障水安全、保护水生态、发展水经济、改善水民生,山东省水利高质量发展取得积极成效。山东省在国务院2024年度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中获得全国第1名的优异成绩,在水利部2024年8项重点工作通报表扬中获得全国唯一“大满贯”。
以现代水网为基础的水安全保障能力全面提高
黄红光介绍:“作为全国首批、黄河流域首个国家省级水网先导区,我省以联网补网强链为重点,推动‘一轴三环、七纵九横、两湖多库’的省级水网大动脉加快形成,通水里程突破7100公里,供水能力达到125亿立方米。”五年来,山东省水利投资连创新高。从2021年完成投资405亿元,到2024年完成投资748亿元,再到今年计划完成投资800亿元以上,连年保持百亿级台阶增幅。“十四五”时期,山东省完成水利投资预计将超过3200亿元,是“十三五”的1.6倍。五年来,区域供水格局系统优化。改革开放至“十三五”时期的40年间,山东省仅建成庄里水库1座大型水库。“十四五”期间,在竣工老岚水库的基础上,计划再新建6座大型水库,其中,太平、官路、双堠3座大型水库已开工建设,长会口、中皋、黄山3座大型水库前期工作也在加快推动,建成后将新增供水能力10亿立方米以上。五年来,流域防洪体系持续完善。年均治理中小河流500公里以上,累计实施病险水库水闸除险加固894座,东平湖老湖区洪水相机南排完成主体工程并发挥防洪、调水、航运效益。日益完善的防洪工程体系,在抵御台风暴雨洪水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十四五”时期,山东省因洪涝灾害受灾人口、倒塌房屋、直接经济损失,较“十三五”分别下降95%、98%、96%。
以人水和谐为目标的水生态保护水平持续提升
坚持一以贯之强化河湖长制,省河长办发挥牵头抓总作用,6.6万名河湖长有能有为,建成省级幸福河湖670多条(段)、长度8200多公里。五年来,河湖生态稳步复苏。全面强化河湖岸线空间管控,推动“四乱”问题基本实现动态清零。深入开展母亲河复苏行动,实施河湖湿地生态补水56亿立方米,25条重点河流实现水资源统一调度,京杭大运河连续4年实现全线水流贯通,大汶河连续4年不断流,黄河三角洲生物多样性越来越丰富。五年来,水土流失治理提质增效。胶东丘陵区、泰沂山区等水土流失治理加快推进,全省水土流失面积较“十三五”减少10.5个百分点;水土保持率提高到86.5%,较“十三五”提高4.7个百分点。五年来,地下水压采深入推进。实施地下水超采治理项目72项,累计压采地下水量2.38亿立方米,平原区地下水位较治理前上升1.49米,主要漏斗区面积减少6720平方公里。
以多业态融合为特点的水经济发展格局初步形成
深入实施“水网+”行动,推动水网建设与内河航运、文化旅游、绿色产业等一体谋划、融合发展。五年来,水资源要素保障全面强化。“山东省政府出台贯彻落实‘四水四定’原则的若干措施,促进人口经济与水资源相均衡。”黄红光说,山东省每立方米用水支撑GDP产出426元,较全国平均水平高出87%。黄红光说:“总体上,我省以约占全国1%的水资源,灌溉了约占全国5%的耕地,生产了约占全国8%的粮食,养育了约占全国7.2%的人口,支撑了占全国7%以上的经济总量。”五年来,河湖生态价值转化积极推进。在全国率先建立效益河湖评价体系,实施65个效益河湖建设试点,开工建设小清河生态廊道,积极推动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价值转化,实现了生态保护、绿色发展、民生改善相统一。五年来,融合发展格局初步形成。京杭运河山东段黄河以南基本达到二级航道通航标准,小清河169公里三级航道实现全线复航。印发全国首个节水产业发展规划,推动节水产业规模达到600亿元。建成省级及以上水利风景区239个,“沿着黄河遇见海”“沿着水网看山东”品牌持续打响。启动实施“万村千河”行动,完成广饶等7个县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以群众满意为标准的水民生改善成效较为明显
坚持治水促发展、兴水惠民生,不断加大民生水利建设力度,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持续改善。五年来,农村供水保障水平稳步提升。深入开展农村供水水质提升专项行动,大力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和区域供水规模化建设,因地制宜实施小型供水工程规范化改造。山东省累计建成规模化供水工程477处,农村自来水规模化率提升到96%。坚持建管并重,组建县域统管公司196家,加快推动农村供水工程统一管理、统一运维、统一服务。五年来,农田灌排体系持续完善。发挥大中型灌区稳住粮食安全的“压舱石”作用,实施74处大中型灌区现代化改造,新增恢复改善灌溉面积1300多万亩。山东省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升到0.6504,居沿黄九省区第1位。扎实推进19处深化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推进现代化灌区建设试点,构建水权分配、水价形成等“六项机制”,试点区域亩均节水20立方米以上。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锚定‘四水统筹’总体目标,科学谋划‘十五五’发展任务,加快推进水利高质量发展,为现代化强省建设提供更加坚实的水利支撑。” 黄红光表示。
中宏网版权申明:凡注有“中宏网”或电头为“中宏网”的稿件,均为中宏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宏网”,并保留“中宏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