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假期首日,山东曲阜“三孔”景区迎来如织游人。在孔庙入口、静轩路交叉口、游客集散中心、孔子博物馆,一群群身着红马甲、绿马甲的志愿者穿梭其间,为游客提供路线指引、免费饮水、应急医疗等暖心服务。这是曲阜市开展的“文明游圣城·最美志愿红”国庆期间志愿服务活动,通过党建引领、网格化服务与多部门联动,以“志愿红”擦亮文明城市底色。
志愿服务全覆盖,“小阵地”发挥大作用
早晨8时,三孔景区志愿服务驿站站长宫同银已值守在游客中心。“您先去孔庙,往东300米是孔府,最后参观孔林”,这样的指引他一天重复上百遍。今年国庆,曲阜在“三孔”周边设置50个固定服务点、60个流动服务岗,覆盖后作街、五马祠街等核心区域,动员志愿者超2000人次。除了旅游咨询,服务点还提供免费热水、物品寄存、紧急包扎等十大类便民项目。
“停车难”是假期旅游的痛点。曲阜市提前摸排景区周边车位,开放机关企事业单位内部停车场、应急免费停车位、景区周边停车场,释放车位1.5万余个,并公布具体位置和联系电话。一位游客称赞:“政府免费开放停车位,这样的暖心举措让人宾至如归”。
暖心服务藏细节,“志愿红”传递圣城温度
在孔子博物馆,“子约”志愿服务队队长林雪正带领“红领巾”志愿者柴菁灿、孔馨乐为游客讲解儒家文化。不远处,志愿者孔祥岳注意到一位坐轮椅的老人正对着导览图皱眉,他立刻快步上前,蹲下身递上温水:“大爷,您想去‘孔子的一生’展区还是青铜器展厅?咱们博物馆有专门的无障碍通道,我推着您走,还能给您简单讲讲展品背后的故事。”说完便细心调整轮椅方向,避开人流密集处,稳稳地驶向展区。
志愿者们还化身“临时管家”。看到游客手机没电,主动指引至服务台借用充电宝;遇到游客询问儒家礼仪,便用通俗的语言讲解“拱手礼”的动作要领,让文化传承在互动中自然发生。这些藏在细节里的关怀,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像一缕缕暖阳,让游客在感受文化魅力的同时,更触摸到“东方圣城”的柔软与热情。
党建引领聚合力,“全联动”擦亮景行品牌
曲阜市整合文旅、公安、卫健等部门力量,以党建引领志愿服务,形成“固定服务点守阵地、流动志愿岗补盲区”的立体服务体系。公安志愿者在景区周边疏导交通,卫健志愿者携带急救箱驻守服务点,文旅志愿者则深入街巷讲解曲阜历史,各部门协同配合,让服务既“精准”又“及时”。
尼山圣境“红小尼”志愿服务队队员孔凡轲,曾在国庆期间帮游客王先生固定松动的车辆备胎。“当时看到游客轮胎出问题后特别焦虑,我正好会一些简单的汽修知识,就赶紧到附近的村子里找工具帮忙。”孔凡轲回忆,游客临走时反复道谢,“游客的一句谢谢,就是对我们最大的肯定”,这句话成了许多志愿者的共同心声。
近年来,曲阜将志愿服务作为提升城市软实力的重要抓手。从节假日应急响应到常态化文明引导,“文明游圣城·最美志愿红”品牌已成为传播儒家文化、展示城市文明的窗口。正如曲阜市青年志愿者协会会长孟鲁俊所言:“我们传递的不只是服务,更是孔子故里的待客之道。”(通讯员 徐杨)
中宏网版权申明:凡注有“中宏网”或电头为“中宏网”的稿件,均为中宏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宏网”,并保留“中宏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