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过早饭,村民刘永平步履匆匆,直奔钱家村新时代文明广场。离得还远,就听见广场上欢声笑语不断。9月26日上午9点,曲阜市防山镇钱家村“旧物新生循环利用”跳蚤市场主题活动正式拉开帷幕。
活动现场,村民们自发在广场上摆放摊位,琳琅满目的闲置物品整齐陈列:八成新的儿童绘本、干净整洁的春秋外套、功能完好的婴儿推车、精致实用的家居饰品……每一件物品都承载着主人的使用记忆。活动按照“禁止交易食品、药品及违禁物品”的规则有序开展,交易方式灵活多样——既有村民以合理价格出售闲置物品,也有不少人选择“以物易物”:村民刘永平用自家孩子穿小的羽绒服,换来了邻居家的一套儿童积木。“家里好多东西放着占地方,扔了又可惜,这样交换特别实在!”刘永平的话道出了不少村民的心声。
除了物品交易,现场设置的交流区同样人气高涨。村民们围坐在一起,分享闲置物品背后的故事:“这把椅子是我结婚时买的,现在换了新家具,给有需要的人正好”“这本童话书我家孩子看了好几遍,希望其他小朋友也能喜欢”;还有人交流生活妙招,比如旧衣物改造收纳袋、废纸箱制作玩具等,在轻松的聊天中拉近了邻里距离。村“两委”工作人员也在现场引导秩序,向村民讲解“无废生活”的小知识,进一步强化大家的资源循环利用意识。
钱家村自2025年被确立作为济宁市“无废村庄”创建试点以来,始终围绕“源头减量、资源利用、智慧赋能、全民参与”核心目标,探索低成本、易复制的生态治理模式。此次开展跳蚤市场活动,便是该村推动“源头减量”与“资源利用”的重要举措之一。“无废村庄建设不是不让产生垃圾,而是让资源最大化利用,我们探索的是‘低成本、易复制、可持续’的治理模式。”钱家村党支部书记史国强介绍道。
据统计,此次跳蚤市场活动共吸引近100名村民参与,交易、置换闲置物品30余件,有效减少了固体废物的产生,让闲置资源得到合理利用。跳蚤市场只是该村“无废细胞”建设的一个缩影,这场立足乡村实际、贴合村民需求的活动,既是钱家村深化“无废村庄”创建的具体实践,也为村民搭建了闲置物品循环利用的平台,让绿色生活理念在互动交流中落地生根。
下一步,防山镇将持续完善“无废细胞”建设机制,让绿色、低碳、循环的生活方式成为乡村新风尚;同时引入更多低碳元素,引导村庄从“节流”减废向“开源”节能拓展,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乡村发展新格局,让绿色低碳成为乡村振兴最鲜明的底色。(通讯员 魏晓彤 陈雪娇)
中宏网版权申明:凡注有“中宏网”或电头为“中宏网”的稿件,均为中宏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宏网”,并保留“中宏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