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报告是临床医生的‘眼睛’,我多快一秒出结果,患者就少一分等待,治疗就多一份希望。”在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中医医院病理科的显微镜前,和娟常常这样提醒自己。这位来自山西白求恩医院的病理科副主任医师,自2023年5月背上行囊远赴边疆以来,便把对医学的敬畏、对患者的牵挂,都融进了每一张病理切片里,用两年时光书写着一段关于奉献、成长与情谊的动人篇章。
临危受命,从“零”起步破困局
初到昌吉州中医医院,病理科的景象让和娟心头一沉:169平方米的狭小空间里,设备陈旧、布局混乱,仅3名工作人员支撑运转。而医院领导的嘱托任务艰巨——年内要推动病理科从检验科独立,并开展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
没有犹豫,和娟迅速投入工作。她深入调研,与科室人员促膝长谈,摸清底数,走访临床科室收集需求,无数个夜晚对着电脑反复打磨科室发展方案。“每一个字都要为病理科的未来负责。”她常这样告诫自己。
一年半后,病理科迎来蜕变:不仅独立成科,面积扩至480平方米,还增设荧光原位杂交室、显色原位杂交室,预留分子实验室。“以前不敢想病理科能有这么大变化,和主任就像一束光,照亮了我们的路。”一位当地医生感慨道。
当大家以为和娟会载誉归乡时,她却选择留下:“家乡亲人在盼,但这里的工作还没做到最好。援疆就要留下技术和人才,得干出个样儿来!”朴实的话语里,满是对边疆医疗事业的牵挂。
攻坚克难,多项技术填补空白
“和主任,我朋友按您的病理报告制定方案,术后肿瘤完全消失了!”昌吉州中医医院副院长魏学民激动地报喜电话,让和娟眼眶湿润——这是她最珍视的成就感。
在和娟主导下,病理科喜讯不断:新增10余个病理质量安全控制指标,顺利通过医院“三甲”评审,参加自治区、州级室间质评全部合格;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趋近国家标准,常规病理报告及时率达98%,术中冰冻报告与石蜡报告符合率超98%。“这些数据不是冰冷的数字,是山西专家带我们日夜奋斗的足迹。”院长刘洋的评价,道出了所有人的心声。
更令人振奋的是,和娟带领团队填补了多项当地技术空白:扎实推进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新增β-半乳糖苷酶染色技术、碱性磷酸酶染色技术(填补昌吉州空白),开展特殊组织化学染色技术(填补医院空白)。每一项突破的背后,都是她带领团队反复试验、攻克难题的身影。
“师带徒”传帮带,培育本土医疗力量
“和主任不仅是老师,更是亲人!”徒弟慈慧提起和娟,满是感激。2024年10月,在和娟的推荐下,慈慧赴山西白求恩医院进修3个月,回来后用新方法制作的术中冰冻切片,让同事们纷纷点赞。
和娟深知,人才是科室长远发展的关键。她搭建起昌吉州中医医院与山西白求恩医院的交流桥梁,选送人员进修;对谢宁、张海军、慈慧三名徒弟,她每日带教解读疑难切片,每周组织学习汇报,鼓励大家主动钻研。
在她的带领下,团队成长迅速。去年3月,科室投稿全国病理年会,以壁报交流形式展出;成功举办自治区Ⅰ类继续教育项目,指导学员撰写的论文被《山西医药杂志》录用,让昌吉州中医医院病理科在全疆乃至全国病理同行中崭露头角。
如今,和娟仍在援疆路上坚守。山西与新疆虽隔千山万水,但她用爱与坚守织就的援疆情谊,早已跨越距离,成为边疆医疗事业发展中最温暖的注脚。“这段经历是我一生的骄傲,能为边疆留下技术和人才,值了!”和娟的眼中,依旧闪烁着对这片土地的热爱。(图文 郝东亮 李波)
中宏网版权申明:凡注有“中宏网”或电头为“中宏网”的稿件,均为中宏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宏网”,并保留“中宏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