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曲阜市吴村镇龙尾庄村,曾经闲置的老宅如今传出阵阵清雅的草药香气。数十名妇女围坐在工作台前,手指翻飞,将本地种植的艾草填充进五彩绸布,一枚枚寓意吉祥的香包在她们手中逐渐成形。
“以前光种艾草,挣的是辛苦钱。现在村里办起合作社,咱在家门口就能把这青苗苗变成‘金疙瘩’!”村民张玲秀一边麻利地缝制香包,一边笑着算起增收账。依托本地深厚的中药材种植传统,龙尾庄村近年来将目光投向艾草深加工,让地里的“青苗苗”真正成为村民口袋里的“金钥匙”。
曲阜香囊合作社由长期从事儒家文化工作的王冰云女士发起成立。多年深耕儒家文化领域的她,发现当地妇女擅长针线活,且曲阜北部山区自古有种植艾草的传统,却始终“守着草药难增收”。退休后,她带着“让儒家文化活起来、让农村妇女富起来”的想法,扎根龙尾庄,义务开设香囊制作培训班。四个多月的时间里,她带着妇女们泡在老宅里,一边琢磨孔府旧藏的绣品纹样,一边向中医药院校专家请教草药配比,终于研发出兼具驱蚊安神功效与文化韵味的香囊——既有融入“礼、乐、射、御、书、数”六艺元素的传统款,也有顶着小冠冕、咧嘴笑的“孔子爷爷”萌系款,一下子打破了传统香囊的刻板印象。
“最初就是帮人代加工,挣点手工费。”王冰云摩挲着展架上的香囊样品,眼里满是骄傲,“后来我们找济宁豆神动漫设计卡通图案,联合织绣厂优化工艺,才有了自己的品牌。你闻这一款,除了艾草,还加了薄荷和藿香,夏天挂在包里,既能驱蚊又能提神,深受顾客喜爱!”为了让小香囊形成大产业,龙尾庄村两委主动“搭台”,牵头成立龙尾庄草药香囊工艺品专业合作社,把村里闲置的老宅改造成生产车间和展示厅,统一采购艾草原料、开展技术培训,再以“按件计酬、分散加工”的模式,让行动不便的妇女也能在家接单。如今,合作社已吸纳本村及周边45名妇女就业,人均年增收3000元。
小小香包不仅盘活了沉睡的村庄资源,更缝出了一条特色产业振兴路。目前,合作社已开发出驱蚊安神、节气养生等八大系列共30余款香包产品,通过电商平台与企业合作销往全国。龙尾庄的成功实践,为吴村镇发展“一村一品”提供了鲜活样板,周边多个村庄纷纷前来“取经”,谋划引入特色草药加工项目。镇里也计划以龙尾庄为核心,打造“草药种植+香囊加工+乡村研学”的产业链,让更多村民分享产业红利。
“艾草香包产业是我们激活乡村内生动力的一次探索。”龙尾庄村党支部书记徐宏表示,“下一步将深化与中医药院校合作,提升产品文化内涵,让传统草药焕发新生机,让艾草香飘得更远,真正为乡村振兴注入持久活力。”
在龙尾庄人的巧思与实干中,昔日寻常的田间艾草化作小小香囊,闲置老宅焕新成“香包工坊”,留守妇女变身“巧娘”。曲阜市正以独特的方式为齐鲁乡土绘就馨香四溢的振兴新图景。(通讯员 苏执力)
中宏网版权申明:凡注有“中宏网”或电头为“中宏网”的稿件,均为中宏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宏网”,并保留“中宏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