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网讯 近年来,随着市场准入制度更加健全完善,河南省信阳市息县市场主体总量不断增加。但如果经营异常企业未及时退出市场,就会导致大量社会资源被侵占,影响市场正常运行,不利于构建稳定、公平、透明的营商环境。压降经营异常企业数量既是提升全市市场主体质量的关键一招,又是“市场监管”“办理破产”两项营商环境评价指标的关键要素,能够有效净化市场环境,促进市场“新陈代谢”与良性循环。息县市场监管局主动破除被吊销企业存在的“营业执照被吊销就等于注销”的错误认识,针对被吊销企业“注销难”的堵点问题,深入研究吊销未注销企业公益清算强制退出政策,探索建立长期吊销未注销企业公益清算强制退出制度,化解制约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僵尸企业”困局,促进市场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流动。
开辟经营异常企业退出新通道。针对经营异常企业长期无人监管、清算程序难以启动等现实问题,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相关规定,确定由市场监管部门作为经营异常企业强制清算程序的申请主体,提起“公益清算”,有效破解了“强制注销”“简易注销”等经营异常企业退出机制中缺少法定清算程序的困境。
充分发挥府院联动制度优势。由人民法院提前介入,由市场监管部门建立、更新经营异常企业备选库,共同筛查“僵尸企业”,确定清算对象后遵循属地原则,由市场监管部门向人民法院提出强制清算申请。人民法院依法指定清算组进行实体审理,形成审查一批、受理一批、审结一批的全流程联动机制。
加快经营异常企业市场出清流程。依法适用简化审理程序,衔接适用简易注销制度,加快案件办理流程。清算组直接持息县人民法院终结强制清算程序的裁定向登记机关申请办理简易注销登记,确保经营异常企业及时清算和退出,有效压降了市场主体退出时间成本。
息县市场监管局探索开展的长期吊销未注销企业公益清算强制退出改革,不仅推动了经营主体的“新陈代谢”,保障了经营主体的优胜劣汰,提升了经营主体的发展质量,激发了市场活力和竞争力,还有效促进了各类要素的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进一步优化了市场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受到经营主体的一致好评。目前,已有12家长期吊销未注销公司通过公益清算完成注销登记。(息县营商办)
中宏网版权申明:凡注有“中宏网”或电头为“中宏网”的稿件,均为中宏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宏网”,并保留“中宏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