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河南省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计划》)。《计划》立足河南发展实际,以贯彻落实相关重要精神与部署为指引,聚焦“1+2+4+N”目标任务体系,旨在通过深化创新驱动与体制改革,实现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双向赋能,为河南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与新质生产力培育提供支撑。
从总体要求来看,《计划》锚定2027年的关键发展指标: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2.55%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分别超27%、56%,致力于让科创与产创融合路径更清晰,产业创新体系更完善,增强河南特色现代化产业体系竞争力。
在重点任务方面,《计划》围绕五大方向展开。
其一,聚焦产业创新需求强化科技供给,通过健全科研组织体系、优化“揭榜挂帅”机制,在种业、人工智能等多领域实施300项以上省级重大科技专项,突破“卡脖子”技术;同时争创国家级创新平台,统筹省级平台建设并强化其服务产业的绩效导向,还创新资金赋能机制,引导各类资本流向新兴产业与科技企业。
其二,以政策协同提升创新主体能力。梯次培育创新型企业,推动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全覆盖,明确不同规模企业的创新目标;推进高等教育“双一流”建设与布局优化,吸引省外及国外高校资源;深化科研机构分类改革,探索灵活管理模式,鼓励新型研发机构发展;并促进企业主导产学研融合,支持企业牵头重大攻关任务,组建50家以上创新联合体。
其三,依托产科教融通培育产业人才。探索融合培养模式,搭建产教融合平台,推进工程硕博士培养改革;通过“带土移植”等模式汇聚高端创新人才,推动人才跨单位流动,实施专项人才计划;围绕产业链群培育技能人才,开展定向培训;同时完善人才评价激励机制,将产业贡献纳入评价,推广长期激励手段。
其四,畅通渠道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提质。优化技术转移体系,完善服务网络与人才培养;改革产业化机制,推行成果赋权改革,探索“拨投结合”模式;提升转化服务,构建全产业链服务体系,开放应用场景,搭建跨区域转化平台;打造路演品牌,促进要素融合,同时加强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
其五,立足特色优势打造产业链群品牌。健全产业链群培育机制,推动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壮大与未来产业布局;加快产业数字化转型,培育数字产业集群,推进“人工智能+”行动;推动产业园区融入产业链群,提升开发区能级,建设“智慧岛”;实施县域产业创新提升工程,打造特色县域产业体系。
在组织保障上,由省科技厅牵头,联合省委人才办、金融办、省发展改革委、教育厅、工业和信息化厅、财政厅、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等有关部门建立省市联动、部门协同的工作推进机制,完善创新容错制度,强化各类政策协同,要求各地各部门将相关工作纳入年度重点,确保任务落地,附件关键指标清单、重点事项清单和重点项目清单则为计划实施提供了具体抓手。
中宏网版权申明:凡注有“中宏网”或电头为“中宏网”的稿件,均为中宏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宏网”,并保留“中宏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