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4日,十一省市跨区域专利转化运用对接暨山东省专利产业化推进活动在济南举行。来自北京、天津、河北、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山东、广东、海南、贵州等十一省市的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负责同志,有关高校院所、企业和知识产权服务机构代表,山东省教育厅、省科技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及各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的相关负责同志齐聚一堂,共话跨区域协同合作,共促专利转化运用。
本次活动以“创新要素流通·赋能产业发展”为主题,由国家知识产权局指导,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省知识产权局)主办,旨在深度链接十一省市创新资源,构建跨区域专利转化协同体系,加速推动创新要素高效流动和优化配置。同时,通过开展全省专利产业化推进活动,进一步落实《关于推动专利产业化赋能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若干措施》,助力山东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活动中,中国工程院院士侯立安通过线上方式围绕“海洋环境观探测专利产业化”作主题演讲,山东大学法学院副院长崔立红就“科技创新与知识产权运用”进行了分享。十一省市共同发布跨区域专利转化运用协作倡议书,携手打造跨区域专利转化运用合作新模式。全国高校院所“双五星”专利人工智能匹配成果暨AI专利智能匹配大模型正式亮相,让更多优质专利精准对接市场需求。同时,山东省发布了专利产业化十大典型案例,为各类创新主体提供了可借鉴、可推广的经验做法。
活动现场举行了多项签约仪式。国家知识产权局国际合作司与山东省知识产权局签署关于共建知识产权国际交流合作高地的备忘录,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与贵州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签署《鲁黔知识产权服务业区域协作帮扶合作协议》,山东知识产权运营中心与北京科技大学、天津科技大学、石家庄铁道大学、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中国计量大学、福州大学、广东海洋大学、海南大学三亚研究院、贵州大学签署高校知识产权运营战略合作协议。7家高校院所与8家企业签署专利产业化项目合作协议,涵盖山东省高校院所专利面向省内外重点产业链转化运用,及省外高校院所专利在山东产业化实施等多个维度,生动诠释了跨区域专利转化运用的实践路径。
活动还设置了专利技术路演环节,7个优质项目进行了现场推介,涵盖智慧海洋、高端装备、电子信息等产业领域。(图文 陈萍)
中宏网版权申明:凡注有“中宏网”或电头为“中宏网”的稿件,均为中宏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宏网”,并保留“中宏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