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网讯 漯河市坚持“敢为人先”,在全省领先完成全国CA数字证书跨区域兼容互认共享试点任务,打造成为全国第7家和全省第1家CA全国互认共享的地级市交易平台,率先打破公共资源交易领域因数字证书造成的市场分割和隐性壁垒,促进要素资源跨区域流动,在积极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工作中迈出了里程碑式的关键一步。
一码通行,交易效率显著提升。市场主体无需再为办理异地CA证书奔波,只需通过“移动数字证书(CA)全国互认”APP,完成一次认证,使用一套移动数字证书,即可实现身份认证、电子签章、文件加解密等全流程操作,体现了免介质、高效率、全流通的优势。彻底告别了以往多头办、重复办CA的历史。
开放共享,覆盖范围大幅扩展。严格按照中国招标投标协会《移动数字证书(CA)互认技术标准》,规范数据接口,全面强化支持国产适配。当前,符合要求的中招互连APP、标信通、e签盾等9家APP、39家CA机构、26家印章机构已接入互认平台提供服务,机构对接数量全省第一。投标企业使用符合相关标准的移动CA证书,即可无障碍参与漯河市及全国其他已实现互认地区的公共资源交易活动。
纾困减负,交易成本大幅降低。市场主体可自由选择CA机构,选择按天、按次付费方式,凭一个全国互认的CA证书即可参与多地交易。大幅降低企业在CA证书办理、介质维护、差旅、投标效率损失等方面的成本,也避免了数字证书U盾损坏、丢失的风险,便捷性大大提高。可真正实现公共资源交易“实惠办、便捷办、指尖办”。
从“重复办锁”到“一证通全国”,漯河市以公共资源交易领域“小切口”改革推动营商环境“大提升”。自推行以来,外地投标企业数量明显增长,CA全国互认效能充分彰显。398家公司注册全国互认CA数字证书并在漯河市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登录使用,参与项目投标活动192个,节约资金数十万元。
中宏网版权申明:凡注有“中宏网”或电头为“中宏网”的稿件,均为中宏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宏网”,并保留“中宏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