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办成一件事”是政府、企业和公众备受关注的政务服务热点问题之一。南阳市唐河县以“四化”为重点,革新模式、集约要素、健全制度、拓展服务,推动政务服务质效全面跃升。唐河县政务服务中心现有入驻部门37个,工作人员320余人,服务窗口112个,覆盖政务事项2472项;日均接待办事群众2800余人(次),办件量2000余件(次)。
办理链条集约化。聚焦个人、企业全生命周期重点事项,秉持“应减必减”原则,制定实施《唐河县关于常态化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实施方案》,着重事项清单管理和常态落实,简化审批办理流程,线上线下同步推进。新生儿出生“一件事”,涉4部门计8个事项,办理环节由原来的16个压减为3个,联办时间由32个工作日压减为5个工作日,群众通过河南省政务服务网、豫事办等平台,即可一站式办理。残疾人服务“一件事”,实行入户办理,群众足不出户即可享受政策咨询、鉴定办证等惠残服务。二手房转移登记“一件事”,实行水电气网联办与不动产登记二手房交易联动过户。婚育服务“一件事”,施行流程再造、数据共享与增值服务“三管齐下”,婚姻登记、婚检服务、生育登记等跨部门业务整合为一。迄今,县本级2472项政务服务事项,即办件占比84.3%,均件办理时长压缩比例为86.4%;在河南省政务服务网线上运行“一件事”29个,办件总量65415件,按时办结率99.77%。
靶向供给亲情化。针对不同群体的不同特点、不同需要,以及监督、评价、管理的现实要求,推行“三色”服务,延展服务触角,配套硬件设施。“导办红”为办事群众提供精准引导、预约叫号和政策讲解;“帮办蓝”面向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人群,提供“保姆式”全程帮办;“自助绿”以“一对一”指导自助办理的方式,网上办、掌上办和自助办三结合,形成了“进厅有人问,办事有人帮,急事有急办、特事有特办”的“三色”服务模式。同时,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树立问题意识,积极主动作为,在原有“好差评”、有诉即办的基础上,打造满意度回访中心,事后回访企业、群众18000余人次,收集建设性意见,分门别类,分析原因,纠偏补正。先后推出硬件标准化、功能结构再优化等措施,分区设置咨询辅导、办事等候、网办、业务受理和后台审批等六个功能区;开通全方位叫号提醒系统;打造零距离受理窗口,服务主体与服务对象同桌就座、互动交流、真情答疑、手把手帮办,政务服务完成了从“解决一件事”到“办好一类事”的跨越。
换位作为超前化。从企业、群众的实际办事体验出发,预见问题,精准服务,做到“细”“实”“准”。今年以来,完成“一把手”走流程60余次,发现并解决问题8个。唐河县公安局在“亲身办”过程中,针对自助照相一版12张相片,群众用不完的情况,主动沟通技术部门,将相片数量压缩至6张,费用从20元降到15元。针对临期业主证照时常逾期、影响经营的现象,联合市场监管局、交通局、应急管理局等职能部门在南阳市率先推出“行政许可临期提醒小闹钟”服务,提前60天向食品、药品、道路运输经营许可等临期业主发出电话提醒。推出“VIP”一对一企业服务,从拿地“一天办四证”、厂房建成“验登合一”、不动产证办理,再到融资“无还本续贷”“带押过户”等特色服务,有效服务始终置于企业诉求之前。打造一站式企业服务专区,将“企业开办”“企业信息变更”等“一件事”统一纳入专区,“前台统一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新办企业免费刻章、邮寄和复印,降低企业成本和负担。今年以来累计免费为企业、群众刻章10155枚,邮寄750次,复印8万余次,减轻企业群众负担110余万元。
日常管理规范化。围绕政风行风建设,加强制度约束。修订完善《政务服务中心进驻部门绩效考评细则》,深入开展行政审批领域不正之风专项整治,从纪律执行、服务态度、业务效能、遵法守规、廉洁自律等方面标本兼治、综合施策,干部作风焕然一新。围绕综合素质提升,加强业务培训。围绕人员结构优化,以“一件事”受理要点、政策解读、流程办理、办结时限等为主要内容,组织开展综窗受理人员专业培训6场,轮训240余人次,并进行考试测评,持续提高一线窗口人员业务水平和服务质效。
中宏网版权申明:凡注有“中宏网”或电头为“中宏网”的稿件,均为中宏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宏网”,并保留“中宏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