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是青少年拓展知识、丰富阅历的黄金时期。红色基地和人文地理作为知识的宝库,拥有丰富的文献资源和浓厚的文化氛围,能为同学们提供独特的学习体验。滨州外国语实验学校两校区初中部通过开展暑期研学实践活动,让学生深入了解人文价值,同时在互动实践中提升团队协作和探索创新能力。
第一站 匠心传承:领尚工坊的琉璃涅槃
走进千年琉璃之乡的淄博领尚琉璃文化创意园,热浪裹挟着艺术的气息扑面而来。工匠们手持铁管,将熔化的琉璃料液吹塑、雕琢,顷刻间化作灵动的飞鸟或斑斓的花瓶。在这里艺术品研发设计、现场制作、展览展销、文化旅游、技术合作、教育培训、研学体验于一体,供国内外游客体验琉璃带来的生活之美。同学们屏息记录着流程:“原来琉璃浮雕需经加热塑形、打磨凹槽等十二道工序,这不仅是技艺,更是手艺人的匠心图腾!”
第二站 精神丰碑:焦裕禄纪念馆的信仰洗礼
焦裕禄纪念馆(故居)位于淄博市博山源泉镇北崮山村,北崮山是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的故乡,为了纪念他,博山区于1966年5月开始建立焦裕禄纪念馆,1967年1月正式开馆,建筑面积3400余平方米,占地面积达10000平方米,是全国最早的焦裕禄纪念馆。
焦裕禄故居是典型的北方农家四合院格局,建于清代末年,于2002年8月对外开放。
在焦裕禄故乡北崮山村,青砖灰瓦的纪念馆静默矗立。馆内四个展厅以“家乡沃土育英铸魂”开篇,陈列着补丁累累的旧衣、磨出破洞的藤椅——那是焦裕禄用身体抵住肝痛工作的见证。当81岁的赵新爱老人(焦裕禄侄媳)用方言讲述少年焦裕禄在油坊劳作的往事时,学生们眼眶湿润。“一个人的职位不需要多高,文化也可以不高,但只要心系群众,人民就会永远记住他。”展厅内,孩子们齐声诵读焦裕禄的名言,誓言化作新时代的星火。
知行合一:青春脚步丈量人文之美
此次研学将思政课融入红色展馆,将美育扎根于琉璃作坊。归程大巴上,学生们展开热烈讨论:
张晓涵:“焦裕禄‘心里装着全体人民’的誓言,让我决心扎根家乡教育!”
王浩鑫:“带队协调中,我真正理解了‘行万里路’比‘读万卷书’更需智慧!”
行走的课堂永不落幕
本次研学让学生们将“课堂”延伸到课外,拓展了学生的学习空间,开阔了眼界,丰富了暑期生活,新一代青少年人正以大地为纸,以奋斗为墨,书写着红色基因的当代续章。(图文 李琦)
中宏网版权申明:凡注有“中宏网”或电头为“中宏网”的稿件,均为中宏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宏网”,并保留“中宏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