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基层法治建设,提升群众法律素养,8月18日,淅川县滔河乡思源社区迎来了一场丰富多彩的联合法治宣传活动。滔河乡平安办、派出所、司法所组成联合工作组,通过“定点宣传+入户普法+专题咨询”三位一体模式,将法律知识精准送达居民家门口,着力构建平安和谐的法治社区新格局。
多元形式实现普法“零距离”
集中宣传点提供“一站式”服务。工作组在社区广场设立法治宣传站,悬挂“学法用法护大家,守法护法兴万家”等宣传标语传递法治精神,发放《宪法读本》《法律援助指南》《防诈骗手册》等资料200余份。司法所工作人员结合“严把农产品质量关”“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等典型案例,深入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与民生息息相关的法律条文,有效增强了居民食品安全意识和依法维权能力。
“敲门行动”精准排查矛盾纠纷。借鉴“枫桥经验”基层治理模式,工作组深入社区开展入户排查。针对潜在的婚姻家庭、邻里纠纷等隐患,派出所民警维护调解秩序,司法所调解员提供法律方案,平安办统筹协调后续资源,形成合力,努力做到矛盾纠纷“早发现、早介入、早化解”,将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专题咨询聚焦民生痛点。派出所民警以近期电信诈骗、养老诈骗高发案件为切入点,揭露犯罪手法;司法所开设“法律门诊”,解答遗产继承、劳务合同等咨询30余人次;平安办结合“九小场所”安全治理,向商户普及消防法规和经营合规要求,筑牢安全生产防线。
创新机制提升服务“聚合力”
本次活动亮点在于创新构建“两所一办”(司法所、派出所、平安办)联动机制。
职能互补:派出所维护现场权威性,司法所提供专业调解,平安办协调资源,形成“1+1>2”的合力效应。
分类施策:对家庭纠纷注重心理疏导,面对劳资争议严格依法处置,确保“案结事了人和”。
长效赋能:在社区设立常态化法律服务窗口,由司法所定期驻点,打通普法“最后一米”。
成效显著绘就法治“同心圆”
社区王阿姨感慨:“以前觉得法律离生活远,今天才知道买菜维权、立遗嘱都得懂法!”活动共惠及群众300余人,现场化解小纠纷5起,收集待办事项12项。此次联合法治宣传活动,不仅是弘扬法治精神、践行司法为民的生动写照,更是滔河乡思源社区推动基层治理从“被动应对”向“主动服务”转型升级的缩影。思源社区正以法治之力精心浇灌和谐之花,稳步迈向“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民主法治示范标杆社区。(刘洁康)
中宏网版权申明:凡注有“中宏网”或电头为“中宏网”的稿件,均为中宏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宏网”,并保留“中宏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