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时政
  • 财经
  • 社会
  • 股票
  • 信用
  • 视频
  • 图片
  • 品牌
  • 发改动态
  • 中宏研究
  • 营商环境
  • 新质生产力
logo 地方发展
  • 中宏网首页 >
  • 地方发展 >
  • 正文

河南桐柏:扮靓生态提颜值 焕新业态促蝶变

2025-08-13 09:51:49 中宏网
分享到: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中宏网讯 近年来,河南省南阳市桐柏县月河镇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宛美”旅游战略和县委、县政府“中国文旅名县”发展定位,锚定“生态月河、文旅月河、森林月河、幸福月河”四大战略,在文旅融合的发展道路上,探索出一条“茶旅融合、农旅联动、红绿相映、交旅互通、康养赋能”的特色发展路径。先后获得“河南省文明村镇”“河南省卫生乡镇”“河南省乡村建设示范镇”“南阳市特色生态旅游示范镇”等多项荣誉。2025年8月8日,月河镇党委书记周红霞在全市推动文化繁荣兴盛暨文旅产业发展大会上,分享了在文旅发展工作中的宝贵经验与创新做法。

  立足禀赋,科学谋划,绘就文旅发展新蓝图

  桐柏县月河镇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底蕴深厚的人文历史和内涵丰厚的红色文化,如何将自身优势转化成旅游发展动能是破解乡村高质量发展的必答题。

  运营引领规划。把文旅产业发展摆上重要位置,镇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指挥、统筹推进,按照运营前置的工作思路,先后10余次对接国内知名民宿运营商隐居乡里团队,对标湖北房县酒神湾、陕西留坝楼房沟等标杆旅游地,量身定制“五韵”月河全域旅游规划,确保“建得成、能盈利、可持续”。

  盘活闲置资源。通过“以用代管”,盘活闲置农房、撂荒土地“沉睡资源”,打造老街村在水一方乡村度假区、袁庄村茶工坊等,带动村集体经济增收。例如,月河镇老街村在水一方乡村度假区,将废弃小学改造为网红打卡地,实现“破旧老屋”到“流量入口”的蝶变。

  建设营销同步。项目开工即启动品牌推广,通过荷花节、中国农民丰收节、民谣音乐节等节会引流,联动抖音、小红书等平台打造“淮河源漂流”“桐柏茶香”“神话与山水交融的秘境”等话题,吸引游客旅游打卡超12万人次。

  精准发力,彰显特色,构建多元融合新格局

  桐柏县月河镇以业态融合为突破口,以一业带一域,以一域活全局,不断催生产业链、点燃新经济,迈出文旅融合发展新步伐。

  深耕“农业旅游”。布局徐寨千亩荷花基地、BCI国际盆景大师吴德军盆景园、笔架山万亩林果采摘基地、尖巴巴农场等,构建全季景观带。2024年9月,成功承办第七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南阳主会场活动。

  推进“红色旅游”。依托南阳第一党小组展馆、南阳地区第一支红军队伍诞生地纪念馆、徐德故居等红色资源,创排“红军赞歌”情景剧,开发“重走红军路”沉浸式研学课程,年接待研学团120批超3万余人次。

  深化“交通旅游”。大力实施“四好农村路”道路建设,打通西湾村映山红康养小镇至湖北淮河镇龙泉村全长10公里的淮南旅游公路,带动沿线农家乐、露营地、采摘园、农产品展销等经营主体。2024年,红色大别一号旅游公路桐柏段(映山红经徐寨至老街精品旅游公路)入选全省“公路旅游”特色路典型案例。

  探索“康养旅游”。高标准规划建设桐柏家园·映山红康养小镇,配套建设集中养老区、居家康养区、幼儿园、大别山教育实践营地,着力打造豫鄂区域性生态康养目的地。

  聚力“茶园旅游”。以袁庄村万亩茶园为核心,联动桐淮茶叶等龙头茶企打造“观光+研学+体验”产业链,开发茶文创、茶点心等衍生品,推出皮影戏实景演出,年产值超2000万元。

  片区先行,区域联动,探索协同共赢新路径

  桐柏县月河镇西距县城12公里,南临湖北省淮河镇,两地资源禀赋相同,但产业链条短、承载能力弱,跨省协调难度大,推进两地一体化联动发展迫在眉睫。

  党建引领破壁垒。针对豫鄂两省交界区域“资源分散、协调困难”问题,月河镇主动“跨省结亲”,联合湖北淮河镇成立淮南文旅产业示范带联合党委,吸纳两地6村、9家单位、100余名党员,统筹推进跨省大桥、淮河河道治理等项目,实现规划一张图、治理一盘棋。

  交通串联拓空间。以淮南旅游公路为轴线,打通老街村跨淮河大桥,形成高速口“5分钟交通圈”;依托丰富的水系、森林资源,建设沿淮河骑行绿道,串联桐柏山淮河源竹筏漂等12个景点,让游客“骑单车看尽淮河风光”。

  产业互补强链条。依托湖北西游记漂流、抱朴谷、神农部落等4A级以上景区客流优势,差异化布局本地特色。在徐寨村荷塘基地建设荷风小院,打造“赏荷+品茶+采莲”场景;在袁庄村建设茶文化体验园,推出采茶、制茶研学游;在老街村建设尖巴巴农场,开展亲子采摘、农耕文化体验。

  政府主导,多方参与,激发共建共享新活力

  月河镇坚持各方联动,注重发挥联农带农机制,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促进群众增收,实现共促共赢。

  政府搭台强主导。实施“四个100工程”,配套土地入市交易、增值收益分配、文化产业发展等政策,近年来回引返乡人才32人,培育主理人5个。2025年,桐柏山淮河源竹筏漂项目纳入河南省省级文化产业发展资金拟扶持项目。

  群众参与当主角。创新“合作社+农户”利益联结模式,引导支持农户以土地、房屋等资产入股茶园、莲虾、稻虾基地参与产业分红,形成“群众参与、利益共享”机制。林庙村桐柏大禹米业有限公司推行“稻虾共作”“莲渔共生”生态模式,带动周边300户农户户均增收1.2万元。

  社会协同提效能。联合中冶天工、隐居乡里等知名企业,落地徐寨村五虎山高密度渔业养殖、金桥村农副产品配送中心、蝴蝶兰种植基地等中央福利彩票公益金项目,按照“第一阶段融合产业、第二阶段吸引客流、第三阶段长效运营”的路径实施整村运营。

  文旅融合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下一步,月河镇将继续围绕市县党委政府决策部署,紧跟桐柏“中国文旅名县”大局定位,立足自身资源禀赋和发展实际,乘势而为、全力突破,努力在桐柏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中交出一份精彩答卷。(王明峰)

编辑:魏源
审核:蔡旭东

中宏网版权申明:凡注有“中宏网”或电头为“中宏网”的稿件,均为中宏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宏网”,并保留“中宏网”的电头。

    为您推荐

  • 微信
  • 微博
  • 手机中宏网

相关推荐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2167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7121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250号

关于我们 中宏网动态 广告服务 中宏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30128号-1 举报电话:010-63359623

Copyright © 2016-2025 by www.zhonghong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运营管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