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网讯 今年以来,六安市公路部门常态化开展汛期公路灾害风险隐患排查,组建15支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实行“分区包片责任制”,采用“人工徒步+车辆巡查”巡查模式,确保隐患排查工作安全高效。
科学布防应急力量。根据路段交通流量、气象、地质、历史灾情等特点,科学设置应急力量预置点位,在G105京澳线、G237济宁线、G312沪霍线等7条国道以及S237、S332等部分重要省道设置应急物资点位32处,在大别山区等山洪易发区增强应急物资储备。
深化多方协同机制。加强与交通执法、公安交警、气象、自然资源以及应急等部门的信息共享,实现多部门协同应对公路灾害风险。根据“一张清单”内容,各管养单位采取包点包片的方式,开展巡查工作,普通公路每日至少1次,山区公路、高边坡、长大桥梁隧道、急弯陡坡等重要路段每日至少2次。同时,严格执行汛期领导带班、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
提高应急处置水平。组织开展公路防汛应急演练,重点突出上下衔接、重点力量建设、分级分类管控等要求,提升应急队伍快速集结、装备操作等能力。加强应急物资储备,全市共有41支队伍758人,挖掘机91台、装载机105台,共储备砂石料2455吨、编织袋3.44万条等。(施家圆)
中宏网版权申明:凡注有“中宏网”或电头为“中宏网”的稿件,均为中宏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宏网”,并保留“中宏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