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网讯 一家企业的创始人在手机上轻点确认,电子营业执照生成的那一刻,市场主体准入已不再是冰冷的审批流程,而是连接梦想与现实的“赋能仪式”。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正以“破立并举”的魄力,将市场主体准入从传统的“门槛管理”升级为“成长陪伴”,用制度创新的温度与数字技术的精度,为经济生态注入生生不息的活力。
筑牢“服务门”:个性化服务提供“精准适配”。淅川县市场监督管理局设立专门的“企业开办服务台”,推行企业开办“保姆式”帮办服务,安排业务熟、素质高、态度好的专职帮办人员,指引、辅导、帮助申请人填报开办企业相关信息,全流程完成开办企业事项。对于初创型企业,提供“预审辅导”服务,在核名阶段提前介入,帮助梳理股权结构、经营范围等关键信息,避免因名称重复、材料不符导致的反复修改。通过这种“按需供给、精准服务”的模式,让各类市场主体都能便捷、高效地进入市场,切实感受到准入服务的温度与力度。
拆掉“旋转门”:数字赋能让审批“隐形奔跑”。“跑断腿、磨破嘴”曾是市场准入的痛点写照,而如今,数字技术正在让审批流程“隐形化”。通过在淅川工商银行、淅川县政务服务中心分别设立了智能审批一体机,24小时待机服务,群众只需要带着身份证,实名认证后按需选择,最快10分钟就可成功办理企业登记,并通过智能一体机自带的打印机打印营业执照。同时,更具创新性的是,推出了“跨省通办”服务,淅川县市场监管局陆续与湖北省丹江口市、湖北省十堰市郧阳区、陕西省商南县签署了企业开办“跨省通办”合作协议,并在淅川县政务服务中心市场监管局窗口设立了“跨省通办”专窗,依托线上服务平台,群众可在该窗口申请办理四地任何一地的营业执照,系统自动匹配属地审批,并提供免费帮办、免费邮寄服务。这种“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的服务模式,让市场准入的地域壁垒逐渐消融。
架起“连心门”:全生命周期服务的“准入延伸”。准入不是终点,而是企业成长的起点。为此,淅川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将服务触角从“准入环节”延伸至“全生命周期”,构建了“准入—培育—发展”的闭环服务体系。在企业完成注册登记后,同步发放电子营业执照,免费为新开办企业准备大礼包,内含一套5枚印章、惠企政策手册、税收政策汇编等个性化内容;对新设企业实行“首月回访”制度,由审批人员和监管人员联合上门,解答经营中的疑问,提供合规经营指导。建立“政企沟通直通车”机制,定期召开座谈会,邀请企业代表参与审批政策制定,让市场主体的声音真正融入准入规则的优化过程。
市场主体准入的创新,本质上是对“放管服”改革的深度践行。淅川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始终以“让每一个市场主体都能公平、便捷地参与市场竞争”为目标,不断突破思维定势,创新工作方法。未来,淅川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将继续依托数字技术,深化制度创新,让市场准入更有温度、更具效率、更富活力,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培育更多“源头活水”。(曹苗)
中宏网版权申明:凡注有“中宏网”或电头为“中宏网”的稿件,均为中宏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宏网”,并保留“中宏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