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时政
  • 财经
  • 社会
  • 股票
  • 信用
  • 视频
  • 图片
  • 品牌
  • 发改动态
  • 中宏研究
  • 营商环境
  • 新质生产力
logo 地方发展
  • 中宏网首页 >
  • 地方发展 >
  • 正文

河南淅川:创新“四联两转变”机制 推进医共体建设高质高效

2025-07-24 17:50:43 中宏网
分享到: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中宏网讯 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第二医共体以党建为核心驱动力,聚焦强基层目标,通过创新支部生活联动、党课党纪联讲、党员活动联办、党建品牌联创的“四联”机制,推动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提升,促进医德医风和医院发展的“两个转变”,让党建优势转化为强基层、促发展的实效。

坚持支部生活联动,夯实“强基础”根基。医共体党委创新“总医院支部+乡镇卫生院支部”结对帮联模式,总医院5个临床支部与5个乡镇卫生院“一对一”绑定,每月党支部生活联席会议直击基层卫生院短板,协调胃肠镜设备落户大石桥乡卫生院,与金河镇卫生院共建120急救站,帮助盛湾镇卫生院建成胸痛单元,让基层有专科、有设备、有服务。2023年以来,淅川县第二医共体内5个乡镇卫生院诊疗范围扩展至12个专科,诊疗人次增长30%以上,基层服务网越织越密,为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提升和优化筑牢了坚实的根基。

坚持党课党纪联讲,推进“育人才”战略。医共体党委推动“政治引领+技术赋能+医德铸魂”融合,构建“线上+线下+实践”学习体系。线上微党课推送党纪解读和医德医风典型案例,以身边事警示身边人,实现基层医务人员全覆盖;线下“杏林大讲堂”26场讲座兼顾技术培训与专题党课,邀请老党员讲述从医初心,组织观看警示教育片,强化“敬畏生命、廉洁行医”理念。实践中推行“师徒双培养”,县级专家下沉带教时既传技能也传服务理念,基层人员进修时同步提升业务能力与医德素养。2023年以来,基层医务人员主动践行医德规范,开展新技术20余项,实现业务与医德双提升,为医共体各医院服务能力提升提供了人才保障。

坚持党员活动联办,落实“暖民心”举措。淅川县第二医共体党委推行“总院统筹+分院落地+党员带头”模式,以“强基层、优服务、惠百姓”为落脚点,让优质服务下沉到群众身边。每次服务活动前,各乡镇卫生院党支部吃透乡情,摸清基层群众意愿,然后,总医院根据各卫生院需求匹配党员专家组团服务,结合红色教育活动,激励党员扎根基层一线,激发党员专家服务基层、下沉基层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今年以来,已开展联办活动20余次,从慢性病随访到健康宣教,从下乡巡诊到讲授中医适宜技术,从电话咨询到上门送诊,医疗卫生服务从“坐等上门”变为“主动敲门”,医患之间心贴得更近,关系更加融洽,进一步凝聚起共建共享的民心力量。

坚持党建品牌联创,锚定“提效能”目标。该医共体党委创新打造“1+8+5”党建品牌矩阵,以“建强基层、资源整合”为抓手,让资源在基层活起来。在“仁医为民”总品牌引领下,盛湾镇“英雄本色”、大石桥乡“爱心筑桥”等子品牌深耕基层,推动三大资源共享:大型设备共享让677名乡镇住院患者在县级完成检查,享乡镇收费、免来回奔波;远程诊疗中心为400余名基层患者远程会诊,降成本、提效率;162个家庭医生团队包村守护群众健康,保日常、解急难。基层资源效能充分释放,为整体服务能力跃升注入持续动能。

“四联”机制靶向强基层,“两个转变”实效初显现。淅川县第二医共体党建引领推动了基层医风持续转优,党员带头下沉基层贴心服务赢得了群众的普遍赞誉,患者满意度持续稳定在95%以上。技术、服务、资源全面提质,基层医疗持续发展,“小病不出村、常见病不出乡”成为常态,“县乡联动、优势互补”的医疗服务格局已基本形成,县域医疗综合实力稳步跃升,医共体建设行稳致远。(梁训太)

编辑:魏源
审核:张强

中宏网版权申明:凡注有“中宏网”或电头为“中宏网”的稿件,均为中宏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宏网”,并保留“中宏网”的电头。

    为您推荐

  • 微信
  • 微博
  • 手机中宏网

相关推荐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2167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7121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250号

关于我们 中宏网动态 广告服务 中宏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30128号-1 举报电话:010-63359623

Copyright © 2016-2025 by www.zhonghong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运营管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