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网讯 7月21日,临近退休的杨先生在办理退休手续时遇到了难题。根据政策规定,其退休待遇核算需准确认定初始参加工作时间以计算连续工龄。然而,由于年代久远,其个人保存的早期工作证明材料已遗失,原工作单位几经变迁,相关人事档案记录亦存在缺失。人社部门要求其提供初始招录的原始凭证方能完成工龄认定。时间紧迫,该同志多方寻找未果,焦急万分,最终抱着一线希望来到河南省信阳市息县档案馆寻求帮助,希望能查到其1982年参加工作的原始招工文件。
工作人员耐心倾听杨先生对入职时间、原工作单位名称、大致招工批次等关键信息的回忆。结合历史背景,迅速研判相关档案可能归属息县劳动局(息县人社局前身)形成的“招工录用”“劳动计划”类永久档案。工作人员熟练运用馆藏档案检索系统,在锁定的全宗和年度范围内进行细致排查,最终找到杨先生的有关信息,并将原始文件提供给杨先生确认。保管利用股严格按照档案利用规定,为其提供了文件复制件。
凭借档案馆出具的招工文件复制件及证明,杨先生顺利通过了人社部门的工龄审核。其初始参加工作时间得以准确认定,确保了连续工龄计算的完整性和退休待遇核算的准确性。
此案例是人社部门与档案馆协同为民服务、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生动体现。高效、精准的档案服务解决了群众的“急难愁盼”,增强了群众对政府职能部门办事能力的信任感和满意度。
该案例再次有力证明了历史档案在保障公民个人合法权益、服务民生中的不可替代作用。一份看似陈旧的招工文件,成为决定个人重大利益的关键凭证,生动诠释了“档案工作存史资政育人”的根本价值。
下一步,息县档案馆将进一步加强宣传,强化社会大众对档案重要性的认识,同时,扎实做好对馆藏民生档案的保管利用,主动挖掘馆藏资源,服务社会大众。
中宏网版权申明:凡注有“中宏网”或电头为“中宏网”的稿件,均为中宏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宏网”,并保留“中宏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