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时政
  • 财经
  • 社会
  • 股票
  • 信用
  • 视频
  • 图片
  • 品牌
  • 发改动态
  • 中宏研究
  • 营商环境
  • 新质生产力
logo 地方发展
  • 中宏网首页 >
  • 地方发展 >
  • 正文

2025年第八届大同黄花丰收活动月主场活动启幕

2025-07-22 17:31:27 中宏网
分享到: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中宏网讯 盛夏七月,萱草飘香。7月22日,2025年第八届大同黄花丰收活动月主场活动——黄花产业发展大会召开。来自农业领域的权威专家、各地黄花产业相关企业代表、政府部门领导以及科研人员等齐聚一堂,共同分享黄花特色优势产业取得的丰硕成果,共同谋划黄花产业高质量发展大计。该活动已入选“全国100个丰收节庆特色活动”,成为推动黄花产业高质量发展、拓展农民增收渠道的重要平台。

  上午九时许,随着宣传片《黄花十二时辰》的播放,从生产加工、功能营养、销售惠民等多重维度描绘的黄花画卷徐徐展开,大会正式拉开帷幕。

图片1 拷贝.jpg

大同黄花优秀推介官(王中勋 摄)

  会上,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联合大同市农业农村局创新推出的“中国·大同黄花价格指数”正式发布,表彰了首届大同黄花优秀推介官,并为第二届大同黄花推介官代表颁发了聘书。

  大会还设置了精彩的黄花产品推介发布环节,集中发布了大同黄花一、二、三产业的拳头产品,涵盖了近年来大同黄花产业取得的丰硕成果。第一产业的干黄花御萱田产品,第二产业的黄花小米锅巴、黄花刀削面、黄花啤酒、黄花即食菜、黄花酱、黄花饼,第三产业的黄花文创产品、黄花公园、黄花博物馆,都在大会上进行了视频播放。

  此外,在大会另一大亮点环节产销对接签约环节上,27个涉及黄花种植、加工、销售、研发等领域的项目现场成功签约,签约金额达3200万元。这些项目的落地实施,将为大同黄花产业注入强大的发展动力,进一步完善产业链条,提升产业发展水平。作为本届大同黄花丰收活动月的重点之一,2025大同黄花啤酒季在会上正式启动。

图片2 拷贝.jpg

外商考察团与企业对接洽谈(王中勋 摄)

  产业发展座谈会上,国内知名专家学者、长城金三角合作区代表、黄花主产区有关县领导、有关商会协会代表们围绕推进黄花产业高质量发展座谈交流、建言献策。多位行业专家分享了前沿观点与宝贵经验。

  会议期间,与会代表参观了大威皇食品有限公司、山西宜发同诚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唐家堡种植基地、大同忘忧农场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黄花产业精深加工、黄花农文旅融合项目。

  据悉,2025年第八届大同黄花丰收活动月采用“1+N”模式,除主场活动“黄花产业发展大会”外,还先后开展十余项活动,涵盖文旅推广、科技研讨、文化展演等多维度内容。以“农文旅”深度融合为核心,打造多场景消费体验。会议期间,各地采购商、黄花主产区相关企业、本土企业参加了产销对接洽谈活动,走进“大同黄花”“大同好粮”产品和非遗文化产品的展厅参观,品尝产品、对接企业、洽谈合作。产业发展座谈会上,学者、代表们围绕推进黄花产业高质量发展座谈交流、建言献策。

图片3 拷贝.jpg

推介黄花产品(王中勋 摄)

  近年来,大同市委、市政府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以产业融合为动力,一步一个脚印,推动标准化种植、规模化发展、品牌化运营取得显著成绩。如今,大同黄花不仅以鲜菜、干菜形式畅销全国,还拓展出黄花酱、黄花酒、黄花文创等6大类130多种精深加工产品,成功打入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国际市场,真正实现了从田间到餐桌、从食品到商品的华丽蝶变。大同黄花先后获评“中国驰名商标”“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等称号,大同被授予“中国黄花之都”美誉。

  以花为媒,以业富民。此次2025黄花产业发展大会不仅是一场产业盛宴,更为大同黄花产业搭建了一个高规格的交流合作平台,对于推动产业技术创新、拓展市场空间、加强品牌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当田间地头链动全球市场,这朵“忘忧草”正绽放出新时代的璀璨光芒。(马静波 宋佳烨)

编辑:宁晋环
审核:张强

中宏网版权申明:凡注有“中宏网”或电头为“中宏网”的稿件,均为中宏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宏网”,并保留“中宏网”的电头。

    为您推荐

  • 微信
  • 微博
  • 手机中宏网

相关推荐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2167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7121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250号

关于我们 中宏网动态 广告服务 中宏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30128号-1 举报电话:010-63359623

Copyright © 2016-2025 by www.zhonghong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运营管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