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网讯 在中医理论中,肺经与肺脏、皮肤、鼻腔、喉咙、大肠等器官和组织有着密切的联系。烟台市市直机关医院介绍,人体有6个穴位,经常按摩或艾灸,可以促进气机畅通,增强肺脏功能,提升免疫力,从而达到养肺排病的效果。
1.鱼际穴(清肺火)
位置:手掌外侧,第1掌骨中点赤白肉际处。
作用:清肺热、止咳化痰,缓解咽喉肿痛、口干、干咳。
按法:用拇指按压或揉搓3—5分钟,左右手交替。
2.合谷穴(泻火排毒)
位置:手背第1、2掌骨之间,靠近第2掌骨中点。
作用:疏风清热、通络止痛,改善肺热咳嗽、头痛、便秘。
按法:拇指用力按压1—2分钟,孕妇禁用。
3.尺泽穴(清肺泻热)
位置:肘横纹中央,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处。
作用:清肺热、降火气,缓解咳嗽、气喘、咽喉肿痛。
按法:拇指按压或拍打至微微发热。
4.太渊穴(补肺气)
位置:腕横纹桡侧端,桡动脉搏动处。
作用:补益肺气、止咳平喘,适合肺虚引起的久咳、气短。
按法:轻柔按压或艾灸5分钟(避开血管)。
5.曲池穴(清热解毒)
位置:屈肘90°,肘横纹外侧端凹陷处。
作用:清热解表,缓解肺热咳嗽、皮肤过敏、便秘。
按法:按压或艾灸10分钟。
6.肺俞穴(养肺排病)
位置:背部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约两指宽)。
作用:调理肺气、增强免疫力,改善咳嗽、气喘、易感冒。
按法:艾灸10-15分钟,或请家人帮忙拍打、刮痧。
中宏网版权申明:凡注有“中宏网”或电头为“中宏网”的稿件,均为中宏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宏网”,并保留“中宏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