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时政
  • 财经
  • 社会
  • 股票
  • 信用
  • 视频
  • 图片
  • 品牌
  • 发改动态
  • 中宏研究
  • 营商环境
  • 新质生产力
logo 地方发展
  • 中宏网首页 >
  • 地方发展 >
  • 正文

新疆哈密:深化交往交流交融 共筑民族团结同心圆

2025-07-17 15:25:05 中宏网
分享到: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中宏网讯 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哈密市深刻认识到:交往交流交融,是增进民族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必由之路。全市上下将这一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推动“铸牢”工作从部署要求转化为基层的自觉实践,从个体行动汇聚成群体力量,让“人人、处处、事事、业业铸牢”的种子在哈密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如今,各族群众手足相亲、守望相助的动人场景成为哈密最温暖的底色,“交往交流交融是必由之路”的理念深入人心,在日复一日的共同生活中构筑起共有精神家园。

  “交往交流交融,是增进民族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必由之路,这一点在五堡镇的实践中得到了生动印证。”伊州区五堡镇党委书记李文强深有感触地说,“我们始终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而促进各族群众在交往中加深了解、在交流中增进感情、在交融中凝聚共识,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

  李文强表示,五堡镇紧扣“五个认同”核心,通过多样化的活动为各族群众搭建交流平台:依托桑葚、大枣等特色资源举办系列活动,让大家在共享丰收喜悦中传承乡土文化;开展足球、篮球等体育赛事,让各族群众在赛场上切磋技艺、加深情谊;借三八妇女节、传统节日等契机组织村模走秀、广场舞等活动,让大家在欢歌笑语中深化对中华文化的热爱。同时,还以“党建引领,典型开路”为路径,通过选树、培育民族团结典型并向村组、网格、家庭延伸,营造“人人学典型、争当典型”的氛围,推动“人人铸牢、事事铸牢、处处铸牢、业业铸牢”蔚然成风。

  “交往交流交融是增进民族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必由之路,这在德外里乡的实践中得到了充分印证。”德外里乡挂职副乡长布棱深有感触地说,“只有让各族群众在频繁互动中拉近距离、在文化互鉴中增进认同、在共同发展中凝聚共识,才能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真正融入血脉。”谈及具体做法,布棱表示,德外里乡以“党建引领聚合力、文化交融润心田、民生赋能强纽带”三维联动推动交往交流交融走深走实。“我们以党建领航夯实根基,将党建工作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通过创新助农模式、完善基础设施,构建‘组织带头、全员参与’的工作格局,以党建促团结,为各族群众交往搭建坚实平台;以文化搭台促进共鸣,借助哈密瓜节等活动,让特色美食、民族舞蹈等文化元素成为纽带,让各族群众在沉浸式体验中加深文化认同、增进情感联结;还通过民生筑基凝聚共识,通过就业政策宣讲、助农零售点等举措,拓宽农牧民增收渠道,让各族群众在共创共享发展成果中,真切感受‘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温暖,推动交往交流交融落到实处,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基层落地生根。”

  2018年,他与哈萨克族兄弟热阿依别克·哈尼亚提结亲后,将对方的事当作自己的事,帮其走出困境、增收致富。而这也正是哈密市检验检测中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具体工作中的生动体现:它让不同民族的群众在协作中形成“一盘棋”思维,让检验检测、民生服务等各项工作更能精准对接各族群众的需求,在携手解决急难愁盼问题中提升工作效能,让每一项具体任务的推进都成为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过程。

  从田间地头的丰收共庆,到文化场馆的技艺切磋;从家庭里的温情互动,到结亲户的携手同行,哈密市正以交往交流交融为笔,在天山脚下绘就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团结画卷,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基层落地生根,凝聚起“建设美丽新疆、共圆祖国梦想”的强大合力。(哈密市融媒体中心 马晶晶)

编辑:吕淋淋
审核:张强
指导编辑:王镜榕

中宏网版权申明:凡注有“中宏网”或电头为“中宏网”的稿件,均为中宏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宏网”,并保留“中宏网”的电头。

    为您推荐

  • 微信
  • 微博
  • 手机中宏网

相关推荐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2167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7121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250号

关于我们 中宏网动态 广告服务 中宏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30128号-1 举报电话:010-63359623

Copyright © 2016-2025 by www.zhonghong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运营管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