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网讯 7月15日清晨,天光熹微,第二师二十一团八连职工蒋修燕已起身忙碌。匆匆洗漱后,她便一头扎进自家的樱桃大棚。采摘季虽已结束,棚内的工作却未停歇——修剪、拉枝,每一个环节都关乎来年的收成。“今年是‘小年’,樱桃只卖了3万多元,不如去年卖5万多元的好光景。但是也得把树‘伺候’好,盼着明年有个好收成。”蒋修燕边忙活边说道。
临近10点,棚内温度升高,蒋修燕抹去满脸汗水,走出大棚,大口喝着水。她的大棚紧邻风景如画的开都河。数月前,这里游客络绎不绝,她大棚里甘甜的樱桃是吸引游客前来采摘的“金字招牌”。
如今,开都河畔二十一团八连段,已成为露营休闲的热门地。数十顶天幕整齐排列,各色帐篷点缀其间,游客们烧烤、拍照,尽享自然野趣。“近郊游”“乡村微度假”等灵活的旅行方式备受青睐,露营热潮更是方兴未艾。
二十一团敏锐捕捉机遇,深耕“旅游+”模式,丰富乡村旅游业态,积极引导职工利用大棚发展休闲采摘,将奔涌的客流转化为增收的强劲动力。蒋修燕正是这条致富新路上的先行者与受益者。
此前,蒋修燕经营的4座大棚收益尚可,但产品附加值不高。在连队党支部的引导和支持下,她果断将其中2座大棚改种樱桃,投身前景广阔的休闲采摘业。“起初就想种几棵给家人吃,毕竟市场上太贵了。后来发现本地种樱桃的很少,觉得是个好机会。”一个致富的“金点子”就此萌芽。
创业之路并非坦途。第一年春天,樱桃花开得绚烂,蒋修燕却遭遇了当头棒喝——树叶上爬满了蚜虫。“当时腿都软了。”回忆那个惊心的早晨,她仍心有余悸。情急之下,她背着喷雾器在大棚里连续奋战了18个小时,但虫害仍让她损失了近半收成。
倔强的蒋修燕没有低头。她开始每天详细记录棚内温湿度,甚至学会了观察树叶细微变化来为樱桃树“把脉”。“头两年交了不少‘学费’。”蒋修燕说,因缺乏经验,病虫害困扰导致产量不及预期。她积极参加团场组织的大棚种植技术培训,自费外出到知名樱桃种植基地“取经”,引进优质品种,并扩建了两个樱桃大棚,规模不断扩大。
所有的汗水与坚持,在2021年5月12日迎来了丰厚的回报。蒋修燕精心培育的第一批反季节樱桃成功上市。“批发商开价120元一公斤,我激动得手都在发抖!”她笑着说。更令她欣喜的是,这批樱桃凭借糖分高、果肉厚的优良品质迅速打开了市场,赢得了口碑,她“樱桃皇后”的名号不胫而走,成为当地特色种植的标杆。
匆匆补水后,蒋修燕的身影又出现在大棚后的果树林。这里是她种植的5亩改良李子树,果实兼具红润外观与“恐龙蛋”般的香甜口感。望着这片李子林,一个更宏大的蓝图在她心中铺展——将李子林纳入规划,打造成未来农家乐的重要组成部分。“让游客在开都河观光之余,不仅能摘樱桃,还能品李子,体验更丰富。”这将成为她撬动乡村旅游的“另一张王牌”。
开办一家集特色采摘、美食体验、休闲观光于一体的农家乐,是蒋修燕长久以来的梦想。为此,她不断调整种植模式、探索新品种,力求打造独一无二的特色,让游客在这里尝到“不一样的味道”。
正午归家,灶火噼啪作响,映照着蒋修燕那双布满老茧的手。这双手,曾专注于侍弄辣椒苗。如今,她正努力用它为游客烹制令人赞不绝口的美食。饭桌上,女儿一句“果园鸡特别香”,更坚定了她的信心:“妈妈以后就把这道菜放进农家乐菜谱!”建设农家乐的计划,在她脚踏实地的努力中正一步步走向现实。“名字都想好了。”蒋修燕眼中闪烁着期待。
傍晚,站在樱桃大棚前,蒋修燕谋划着更远的未来:“我们正在申请绿色食品认证,要让‘戈壁樱桃’走得更远!”夕阳为樱桃树镀上金边,映照着蒋修燕的笑脸。“党的政策好,咱更要加油干,带着更多职工群众一起富!”朴实的话语,勾勒出一幅兵团职工奋斗不息、产业升级、共同富裕的动人画卷。(第二师融媒体中心 严生金)
中宏网版权申明:凡注有“中宏网”或电头为“中宏网”的稿件,均为中宏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宏网”,并保留“中宏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