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网讯 7月12日,伊吾县气象局开展人工增雨作业。上午11时,一片有望催化的云系缓缓移入预定空域。伊吾县气象局外聘专家张正耀和同事们已在盐池镇幻彩湖旁选定的阵地严阵以待。记者看到在作业现场开阔的平地上铺设着简易跑道,数名身着工装的技术人员围绕着一架翼展数米、线条流畅的白色无人机有条不紊地进行着起飞前最后准备,机翼下方清晰可见装载整齐的银色催化烟条。
“目前伊吾县域整个上空都被云系覆盖着,云层厚度适宜,高度在2千米左右,相对湿度也适合作业条件,催化条件成熟,可以开始作业了。”随着伊吾县气象局工作人员打来电话,张正耀紧盯气象信息,电脑屏幕上跃动着气象部门实时推送的作业空域精细化云层结构、水汽含量和风向风速数据,“目标区域云层发展正当时,请求按计划实施第一架次作业!”
命令下达,在操作员娴熟精准的遥控下,FHW-60无人机如离弦之箭滑过跑道,轻盈跃入泛着鱼肚白的天空,旋即调整姿态,向着目标积云区旋转攀升、精准突入。
目送无人机化作天际的一个银点,实时监控画面上,无人机正按照预定高度和航线平稳飞行,逐步进入最佳催化高度层!
随着地面的操作,无人机腹下携带的烟条开始启动,碘化银烟剂在高空特定温度和湿度条件下,以无污染的方式,持续、均匀地弥散在目标云体的核心过冷水区域,成为激发降水形成的“凝结核”。第一架次约一小时的飞行后,无人机穿出云层返航。机务人员迅速上前对设备进行检测、维护,更换新烟条,动作敏捷熟练。
“今天天气条件允许,我们将不间断作业4个架次,总作业时间预计8个小时,飞行作业覆盖面可以达到50平方公里,争取实现最大催化效率。”张正耀表示。
约半个小时后,作业区域及下风方向开始降雨,随后雨势逐渐加大。
“以前望云兴叹,如今靠科技‘追云’!”伊吾县气象台台长排日扎提·买买提告诉记者,“通过雷达能精准定位可作业的云系,无人机再根据雷达的‘定位’精准播撒催化剂。每一克碘化银的位置和用量,都由科学计算说了算。”
“相比传统的火箭发射,FHW-60无人机具备长时间滞空、机动精准、穿云入层稳定、安全系数高等突出优势。”张正耀表示,“FHW-60无人机能在最有效的催化高度长时间盘旋作业,单次可携带8根烟条进行催化,大大提高了作业效率和催化剂的投放精度。我们利用综合监测预报数据选定最合适的作业窗口,基于云体三维结构的‘数字地图’,为无人机制定最优飞行路径和催化点,这样才能达到最佳的降水效果。”
近年来,伊吾县累计使用无人机人工影响天气作业32架次,播撒烟条数量超200枚,作业范围主要在东天山以北,盐池镇幻彩湖以东区域,根据相关测算,今年伊吾县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后增水量比以往同期增长数倍,有效地助力了县域生态平衡和农业发展。
从一次次的精准升空,到烟条在云中的科学部署,从监测数据的毫厘计算,到作业区域的显著增水。在伊吾,人影作业已不再仅仅是解渴抗旱的技术手段,它已成为驱动生态向好、农业丰收、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智慧密钥”,谱写着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崭新诗篇。(图文 伊吾县融媒体中心 刘亚辉 通讯员 穆凯代斯·赛都拉)
中宏网版权申明:凡注有“中宏网”或电头为“中宏网”的稿件,均为中宏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宏网”,并保留“中宏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