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网讯 7月3日,在十三师红星一场三连的草莓育苗大棚内,一垄垄绿油油的草莓秧苗长势喜人。种植户王宏亮穿梭其中,熟练地进行除草、压蔓作业。
“以前生产苗都从陕西、甘肃等地购买,成本特别高。现在我们引进内地母苗,通过匍匐茎压苗的方式繁育子苗作生产苗,一株母苗能产出三四十株子苗,成本可以节省一两万元。”王宏亮说。
作为师市草莓种植规模和产量最大的连队,红星一场三连的100余座大棚里,草莓产业发展势头正劲。近年来,连队在农技专家的技术帮扶下,不断升级种苗繁育、种植管理等环节,不仅拓宽了职工群众的增收渠道,更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动力。
大棚一端孕育希望,另一端则收获喜悦。在新星高科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无花果棚内果香四溢。技术员曾寒轻轻托起饱满的果实,仔细检查色泽与成熟度后,小心翼翼地摘下放入包装盒。
“我们共有3座无花果大棚,目前长势良好,果实个头普遍较大。从6月底进入采摘期,预计持续到11月下旬。目前主要种植波姬红、布兰瑞克两个鲜食优质品种。”曾寒说。
新星高科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有17座现代化高标准温室大棚,采用“一棚一品”特色运营模式,智慧化农业应用率高达90%。园内成功栽植无花果、樱桃、蟠桃、圣女果等40余种特色果蔬,实现四季丰收。
新星高科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国宏说:“我们引进先进的现代农业技术和科学管理模式,有效提升了生产效率和农产品质量。我们将聚焦特色农业发展,持续引进优质品种,推广先进种植技术,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创新发展模式,拓展多元销售渠道,为职工群众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如今,红星一场大棚果蔬种植产业已实现从“一年两收”到“四季丰收”的跨越,这不仅是农业生产方式的革新,更是乡村振兴战略的生动实践。土地焕发新活力,为职工群众带来切实福祉,也为当地经济繁荣注入强劲动能。
“我们将推进714座设施温室标准化生产,引进新品种,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提升设施农业效益。计划扩大油蟠桃、草莓、圣女果等高效作物种植规模,打造3至5个标准化示范棚,带动周边职工群众共同发展。同时加强技术培训,邀请专家定期指导,确保产量质量,力争全年设施农业产值突破1200万元,较去年增长10%以上。”红星一场农业和林业草原中心工作人员冯小芳说。(十三师融媒体中心 李欣奕 刘莎 李青松)
中宏网版权申明:凡注有“中宏网”或电头为“中宏网”的稿件,均为中宏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宏网”,并保留“中宏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