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网讯 7月12日,山西省晋中市左权县辽阳镇柏管寺村的木耳种植基地里,一排排菌棒整齐排列,肥厚的黑木耳长势喜人,村民们正忙着采摘、晾晒,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在村书记程跃州的带领下,该村创新推行“规模种植+庭院经济”模式,让小小木耳成为村民增收的“致富伞”。
据了解,程跃州今年种植的11亩木耳喜获丰收,10万棒菌棒预计产量1万斤,产值45万元,同时带动15名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在他的示范引领下,59户村民利用房前屋后空地发展庭院种植,每户种植约1000棒,户均增收4000元。
“这种模式既不耽误农活,又能增加收入,大家都愿意参与。”一位村民高兴地说。目前,柏管寺村已形成“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发展格局,既壮大了集体经济,又盘活了闲置资源。
程跃州表示,下一步将延伸产业链,提升产品附加值,并拓展电商销售渠道。左权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指出,该模式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可复制的成功经验,未来将加大扶持力度,推动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图文 张文军)
中宏网版权申明:凡注有“中宏网”或电头为“中宏网”的稿件,均为中宏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宏网”,并保留“中宏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