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时政
  • 财经
  • 社会
  • 股票
  • 信用
  • 视频
  • 图片
  • 品牌
  • 发改动态
  • 中宏研究
  • 营商环境
  • 新质生产力
logo 地方发展
  • 中宏网首页 >
  • 地方发展 >
  • 正文

医疗援疆助力新疆昌吉市医疗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

2025-07-14 11:14:14 中宏网
分享到: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中宏网讯 近年来,福建援疆泉州市分指挥部通过“人才帮扶+硬件升级+人文关怀”三位一体的援建模式,助力昌吉市医疗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让各族群众在家门口享受到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人才帮扶:“输血+造血”打造“带不走”的医疗队

  一大早,昌吉市民柴响存再一次来到昌吉市人民医院口腔科,进行牙周疾病治疗。在这里,泉州援疆医疗专家使用半导体激光治疗仪为他精准无痛切除增生牙龈,并进行牙周治疗。柴响存说:“这个仪器特别好,感觉不到疼痛,泉州援疆医疗专家也很仔细,非常到位。我现在牙也不疼了,太感谢了。”

  半导体激光治疗是第九批泉州援疆医疗专家蔡巧棉在市人民医院实施的“规范使用半导体激光治疗仪,引领口腔舒适化治疗”援疆项目。该项目突破了传统口腔治疗方法,为患者带来精准、无痛的诊疗体验,受到患者的一致好评。

图片1.png

蔡巧棉正在用半导体激光治疗仪为患者治疗

  蔡巧棉来自福建泉州石狮市医院口腔科,于2023年5月跟随援疆队伍来到昌吉。除了实施“规范使用半导体激光治疗仪,引领口腔舒适化治疗”援疆项目,她还带领昌吉市人民医院口腔科开展牙周系统治疗技术、根面平整术和冠延长术的临床应用。此外,还通过疑难病例研讨、业务学习等方式,进一步提升科室医护人员在微创治疗、复杂病例处置等方面的综合能力,助力当地口腔科医疗服务能力与专业技术水平再上新台阶。

  第九批泉州援疆医疗专家、昌吉市人民医院副院长、口腔科主任蔡巧棉说:“援疆这段岁月是我人生中一段难以忘怀的经历,虽然不能陪伴在家人的身边,但当我看到我的专业技能可以为昌吉的群众百姓作一些贡献,看到他们脸上的笑容,我就感到非常开心和自豪。”

  与蔡巧棉一样,来自福建泉州市正骨医院的涂银勇也将新的理念和技术带到了昌吉市人民医院,他在这里开展了“‘颈肩腰腿痛’多学科协作管理”援疆项目,通过多学科联合会诊,开展疑难病例讨论与现场操作示范,进一步提升了顽固性颈肩腰腿疼痛疾病的诊疗水平。同时,他还为科室引进了一项新技术——“泉州正骨托头拈花旋转法”治疗颈椎病,补充了颈椎和腰椎间盘突出症、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肩周炎、骨质疏松症等6项疾病的诊疗规范,为临床诊疗提供充实的依据。此外,积极发挥“传帮带”作用,指导科室医生掌握中医特色诊疗技术。

图片2.png

涂银勇正在给患者推拿

  昌吉市人民医院中医针灸科推拿医师王超告诉记者,涂主任手把手地教给我理筋及正骨手法,使我在工作当中更加得心应手,为患者更好地解除疼痛。

  第九批泉州援疆医疗专家、昌吉市人民医院中医针灸科副主任涂银勇说:“来到这里以后,我发现颈肩腰腿痛的病人很多,所以以业务学习方式为科室的医生讲解了‘颈肩腰腿痛’相关疾病的诊疗方法,带来了南少林理筋正骨手法。通过理论与实践操作相结合,进一步提升科室诊治能力,更好地服务患者。援疆对我而言,是实现医者初心与自我价值的珍贵淬炼,也让边疆的群众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和受益于中医文化,这不仅是使命,更是责任与奉献。”

  “十四五”期间,福建省泉州市共派出37名援疆医生来到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昌吉分院和昌吉市人民医院,他们带着使命、带着责任,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和桥梁纽带作用,在各自岗位上倾力奉献,通过创建专家人才工作室、申报“组团式”援疆项目、传帮带等方式,搭建两地专业技术人才互学、互补平台,填补部分技术空白,提升医疗服务水平,为昌吉市各项医疗事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硬件升级:科技赋能不断提升诊疗能力

  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昌吉分院肿瘤医学中心放疗科,患者正在先进的放疗设备上进行治疗。患者家属曹燕说:“我父亲患了食管淋巴癌,在这里已经做了20次放疗。之前我们也去乌鲁木齐的肿瘤医院咨询过,跟这边的方案是一样的,我们就选择在这里进行治疗,离家也近,给我们带来了方便。”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昌吉分院肿瘤中心放疗科于去年11月开始运行,福建援疆泉州市分指挥部先后投入370万元援疆资金,支持设备用房的提升改造,并作为“组团式”智力援疆项目进行重点打造,选派了肿瘤、放疗等方面的医疗专家持续帮扶。同时,积极对接后方资源,推动安溪县医院“以院包科”,把该院建设成为一个“防、筛、整、治、康”一体化的县域肿瘤防治中心样板,给患者提供更精准的治疗、更优质的服务。

图片3.png

患者正在接受放疗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昌吉分院肿瘤中心放疗科医生古丽孜拉·拜山说:“我们放疗科的建成,凝聚了三批福建泉州援疆专家的心血。目前我们医院是全疆首家开展放疗的县级医院,实现了从技术空白到设备完善、从人才短缺到团队成熟的跨越式发展,更加方便了患者就医,让昌吉地区的患者在家门口即可享受与三甲医院同质化的精准放疗服务,同时享受二级医院的报销比例,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除了肿瘤中心放疗科,去年,福建援疆泉州市分指挥部投入400余万元资金,启动“福建援疆内窥镜诊疗中心”升级改造项目。项目占地面积861平方米,建成了消化内镜室、支气管镜检查室、膀胱镜检查室,配备了高清电子胃肠镜、电子支气管镜等配套设备,同时引进了全自动内镜清洗消毒系统,大大提高了消化道和呼吸道早期癌症的检出率。今年2月,项目已开始运营,可为患者提供胃肠镜、支气管镜、染色内镜及各种内镜下治疗,还同步开展幽门螺杆菌检测,预计年内镜总量达20000例。

图片4.png

福建援疆内窥镜诊疗中心

  第九批泉州援疆医疗专家、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昌吉分院副院长林洪盛表示,这个项目给当地带来了支气管镜冷冻治疗的新技术,我们还计划于年底引入昌吉州首个内科胸腔镜技术,更好地为我们昌吉的百姓服务,让更多的疾病在昌吉就能够早发现、早治疗。

  此外,为满足肾病和其他需要血液净化治疗患者的需求,福建援疆泉州市分指挥部还计划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昌吉分院实施血液净化中心建设项目。目前,该项目正在有序推进中。

  人文关怀:暖心服务推动医疗与文化融合创新

  医疗援疆不仅关注“治病”,更注重“暖心”。去年7月,由福建援疆泉州市分指挥部支持、第九批援疆干部推动建设的泉州援疆·刺桐“悦”读驿站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昌吉分院正式开放。该驿站占地面积约110平方米,内有文学、医学、心理健康服务等各类书籍2000余册,主要面向医院干部职工、患者及家属开放,不仅为患者和家属提供了舒缓情绪的空间,也成为医护人员学习提升的“精神加油站”。

图片5.png

医护人员和家属正在泉州援疆·刺桐“悦”读驿站看书

  新疆医科大学一附院昌吉分院体检中心医生王兴梅说:“我们空闲的时候,可以到这里来看一些专业的书籍,提高我的专业素养。也可以来看一些文学书籍,提高我的文学素养,滋养我们的身心,丰富了我们的精神文化生活。”

  该驿站是福建泉州援疆工作的重要成果之一,在推动医疗服务与文化建设融合创新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自运行以来,已开展“书海拾贝润泽心灵”等多场读书分享活动。

  此外,泉州援疆医疗团队还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工作方针,构建了“防、筛、治、救”一体化健康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昌吉市重大疾病防治体系,进一步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为昌吉市各族群众筑牢健康屏障。

  从“输血”到“造血”,从“硬件升级”到“人文关怀”,福建泉州医疗援疆正以全方位的帮扶模式,助力昌吉市医疗卫生事业迈上新台阶。未来,泉昌两地将继续深化医疗协作,共同书写新时代援疆工作的精彩篇章。(图文 昌吉市融媒体中心 张楼)

编辑:吕淋淋
审核:张强
指导编辑:王镜榕

中宏网版权申明:凡注有“中宏网”或电头为“中宏网”的稿件,均为中宏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宏网”,并保留“中宏网”的电头。

    为您推荐

  • 微信
  • 微博
  • 手机中宏网

相关推荐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2167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7121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250号

关于我们 中宏网动态 广告服务 中宏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30128号-1 举报电话:010-63359623

Copyright © 2016-2025 by www.zhonghong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运营管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