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时政
  • 财经
  • 社会
  • 股票
  • 信用
  • 视频
  • 图片
  • 品牌
  • 发改动态
  • 中宏研究
  • 营商环境
  • 新质生产力
logo 地方发展
  • 中宏网首页 >
  • 地方发展 >
  • 正文

中交一航局二公司:为进化之岛铸造“生命之堤”

2025-07-14 10:08:33 中宏网
分享到: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中宏网讯 巨龟在火山岩间缓慢踱步,海鬣蜥在礁石上悠闲地晒着太阳,南极企鹅与热带鱼同游,火烈鸟在湖畔优雅地用喙打理着羽毛。在没有天敌威胁的加拉帕戈斯群岛,时间仿佛放慢了脚步,动物们悠然自得。189年前,生物学家达尔文正是在这座充满生命力的岛上探索进化之谜,写下名著《物种起源》。

  在距离这座“进化之岛”仅600海里外,由中国港湾承建、中交一航局二公司负责施工的厄瓜多尔波索尔哈多功能码头二期项目正在紧锣密鼓地施工中。建设过程中,中交建设者既要以最快的速度为这座厄瓜多尔首个深水码头延建232.5米高桩码头,保障现有港口能够满足日益庞大的货运需求;也要减少环境污染,保护海岸周边脆弱的红树林生态系统和600海里外的“进化之岛”。

  从小就是一名“生物迷”的项目总工程师徐文鑫,深知红树林生态系统和“进化之岛”对地球生态的重要性。在项目前期策划阶段,他就带领团队建立了“三维”安全环保体系。通过按照当地环保许可手续开展废物处理,定期监测施工现场水质PH值、空气、噪音和震动等关键指标,设置专业围油栏等防护措施,最大限度地避免施工油污排入附近水域。徐文鑫特别强调,“这片海域是附近生物赖以生存的自然家园,我们绝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发展,绝不能让一滴油污流入清澈的大海。”在他的坚持下,项目团队采取了一系列生态友好型施工方案,通过优化施工时序、避开生物繁殖期、采用低噪音设备、严格控制夜间作业等举措,在保障工期节点的基础上,将项目施工对周边生物栖息地的影响降到最低。

  然而开工几个月后,看着与之前相比数量锐减的各种鱼类和鸟类,徐文鑫语气沉重地说道,“虽然我们已最大限度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但还是不可避免地对生物活动造成消极影响了呀!”经项目部联合第三方环保单位调查发现,原海域遍布潮汐池、岩缝和小洞等天然微栖地,这些结构既是贝类、藻类等生物的天然的“安居房”,也能帮助它们躲避天敌的觅食。然而,项目团队在灌注桩施工过程中却无意间扮演了“拆迁队”的角色,不仅侵占了生物天然的栖息家园,混凝土灌注桩其光滑的表面更是让贝类和藻类无处附着和躲避天敌。而随着贝类、藻类的“搬家”远去,当地常见的火烈鸟、海豚等生物也因为缺乏食物而不得已“背井离乡”。

  “既然不小心破坏了海洋生物的自然家园,那我们就为它们建设‘人工豪宅’吧。”查清楚了海洋生物“失踪之谜”,徐文鑫信心满满地说道。他带领团队深入研究贝类、藻类的原始栖息环境,并利用3D打印技术设计并制作出带有孔洞和触点的仿生橡胶模具。在后续施工中,这些模具被固定在桩帽底模上,待混凝土浇筑成型后,原本光滑的桩壁便“长”出一个个错落有致的潮汐池、裂缝和小洞。这些被徐文鑫命名为“活海堤”的仿生结构不仅完美复刻了自然礁石特征,更为流离失所的海洋生物提供了理想的栖息家园。

  “看啊,野鸭子回来了。”看着海面上跟随父母悠闲游动的小野鸭,技术主办李江民兴奋地大喊。随着一座座“人工豪宅”的建成,原本死寂的堤坝又“活”了起来,先是不同的贝类和海藻争先恐后地附着在“活海堤”上,野鸭、海豚、火烈鸟等“失踪人口”也重新现身在施工海域。“除了为海洋生物提供适宜环境,活海堤还能吸引过滤捕食类生物的到来,从而过滤、净化港口建成使用后产生的海洋垃圾,实现这片海域的良性循环。”看着重新热闹起来的海岸,徐文鑫笑着补充道。

  为发展而建港,为生命而铸堤。在“一带一路”建设中,中交建设者不仅架桥铺路、筑港通航,持续奏响繁荣发展的时代强音;更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创新生态友好施工技术,守护碧海蓝天,在钢筋水泥间播种绿色希望,让经济与生态的和谐乐章随着海浪与风沙传向远方。(通讯员 王广宇)

编辑:魏源
审核:蔡旭东

中宏网版权申明:凡注有“中宏网”或电头为“中宏网”的稿件,均为中宏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宏网”,并保留“中宏网”的电头。

    为您推荐

  • 微信
  • 微博
  • 手机中宏网

相关推荐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2167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7121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250号

关于我们 中宏网动态 广告服务 中宏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30128号-1 举报电话:010-63359623

Copyright © 2016-2025 by www.zhonghong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运营管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