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网讯 艾灸是中医传统保健与治病方法,夏季艾灸可调和体内外阴阳平衡,改善虚寒症状,恢复脾胃功能,还能温经通络、散寒除痹。烟台市市直机关医院特色中医艾灸疗法守护市民朋友健康!
督灸
督灸,是在督脉的脊柱段施以隔物艾灸的一种传统的特色中医外治方法,形如长蛇,又称为“长蛇灸”。督脉主要循行在人体后正中线,称为“阳脉之海”,对全身阳经气血起调节作用,而督脉灸的优势在于将经络、背俞穴、药物、艾灸综合作用融为一体,具有温阳散寒、行气破瘀、通痹止痛、调和阴阳、激发人体免疫力等功效,因此治疗疾病范围极广。
适用于:颈肩腰膝等关节怕冷疼痛者,手脚怕冷怕凉者,痛经,宫寒,月子病,强直性脊柱炎,及体虚易感冒,免疫力低下等疾病。
十字灸
1.腹部十字灸
腹部十字灸是在腹部中脘穴至中极穴的任脉部分与双侧带脉之间进行施灸,涵括脐灸、关元灸、中脘灸、天枢灸、气海灸等。
适用于:
亚健康者:如慢性疲劳、体虚易感冒、畏寒肢冷、痰湿体质肥胖。
消化系统疾病:脾胃虚寒所致的胃痛、胃胀,胃肠功能紊乱、慢性结肠炎、虚寒腹泻等。③泌尿系统疾病:肾虚所致的遗精、遗尿、小便不利等。④妇产科疾病:宫寒不孕、痛经、带下病、产后虚损、月经不调等。
2.腰骶部十字灸
腰骶部十字灸,涵括了命门灸、腰阳关灸,大肠俞灸,八髎灸等。
适用于:多种类型的腰痛、腰椎间盘突出症、月经病、马尾神经压迫症状等。
脐灸疗法
脐灸疗法,是以脐(即神阙穴)处为用药部位并加以艾灸,以激发经气,疏通经络,促进气血运行,调节人体阴阳与脏腑功能,从而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脐疗具有健脾和胃、温经止痛、理气和血、敛汗安神、通经活络、扶正祛邪等作用。
适用于:广泛应用于内科、儿科、妇科的多种疾病,如小儿脾胃虚弱,消化不良,厌食、积食,腹痛,自汗、盗汗,体虚易感冒,小儿遗尿,脾胃虚寒导致的胃痛、胃胀、嗳气、腹泻,女性痛经等。临床上针对不同的体质及病证采用不同的脐灸药物配方。
温针灸
温针灸是针刺与艾灸结合应用的一种方法,适用于既需要留针而又适宜用艾灸的病证。将针刺入腧穴得气后并给予适当补泻手法而留针时,将一段长约2cm左右艾条点燃插在针柄上,通过针体将热力传入穴位。此法针灸并用、简便易行。具有温经通络,散寒止痛,行气活血的功效。
适用于:胃痛、腹痛、关节痛,痛经,宫寒等。
中宏网版权申明:凡注有“中宏网”或电头为“中宏网”的稿件,均为中宏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宏网”,并保留“中宏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