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网讯 为有效破解县域产业升级过程中,面临的专业技术人才供给不足、融资渠道受限、品牌影响力薄弱等瓶颈,河南省信阳市息县人社局主动担当,积极作为,以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为抓手,创新构建“1+3N”工作体系。即以优化营商环境为核心目标,通过拓展多元民生场景、打造多层次招聘阵地、落实多项扶持政策,全方位、多层次地为企业提供精准服务,助力企业纾困解难,激发县域经济活力。
场景赋能 打造“N维立体”服务生态
节会经济+人才服务深度融合。紧跟时代潮流,充分利用年货大集、龙湖夜市等大型群聚性活动,将招聘会等人才服务活动融入其中。通过精心设置企业招聘区、产品展示区、政策咨询区等一体化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全方位服务。同时,该局领导到场化身推介官,不仅为求职者推介岗位,还深入解读就业创业政策,有效缓解了企业用工难题,提升了企业产品知名度。
数字直播+政策红利精准触达。在小年夜、春节等节日场景,息县人社局创新推出“局长+大V+企业”直播新模式,借助网红的力量吸引观众,宣传人社政策和县域企业。通过直播间互动,让求职者更加直观地了解企业情况和岗位信息,同时也为企业提供了展示自身形象和品牌的平台。
新媒体矩阵构建情感连接。组建新媒体小分队,定期拍摄宣传小视频、公益微电影等,通过电视台、微信公众号等社交媒体广泛转发。特别是以返乡就业创业为题材的微电影《凤归息州》,引发了在外游子的情感共鸣,吸引了大量企业家回家乡创业。
阵地前移 构建“全域覆盖”招聘网络
县域内“时空矩阵”布局。精心打造“四季招聘”品牌,形成时空闭环。同时,以高质量充分就业社区、零工市场等为载体,逐渐形成社区15分钟、乡村三公里的就业服务圈。通过巡回招聘会等形式,搭建起企业和求职者之间的桥梁。
跨区域“劳务协作”突破。加强与商会、政府等机构的沟通合作,创新开展“政府+商会+产业”的招商招工新模式。通过在息县籍外出务工人员集中地举办“双招双引”人才交流会等活动,进一步强化了对外招商引资和政企对话,为县域经济发展注入了人才活水。
数字化“云平台”建设。创新构建“互联网+就业创业”服务模式,依托“信阳就业招聘网”等智能平台,实现县域企业岗位信息实时推送。同时,打造“职业指导—技能培训—岗位匹配—就业跟踪”全链条闭环体系,为企业和求职者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就业服务。
政策组合 推出“全生命周期”扶持体系
打造人才培育“蓄水池”工程。秉持“企业需要什么人才,我们就负责招揽和培养相应人才”的理念,着力打造县域人才培育“蓄水池”。通过开展“企校双制”定向培养、订单式培训等举措,满足企业用工需求。同时,加强技能人才评价工作,为企业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实施金融支持“及时雨”计划。积极与邮储银行等商业机构互动,创新“创业担保贷款+财政贴息”联动机制。通过降低利息、财政贴息等举措,有效缓解了企业融资难题。
用好稳岗减负“组合拳”政策。聚焦服务企业、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搭建“三补一免一扶”精准扶持体系。通过实施社保补贴、稳岗补贴等政策工具,形成大众创新、万众创业全链条全覆盖的“政策工具箱”。同时,创新实施“三个一批”赋能工程,构建“政策宣讲-创业孵化-竞技提升”全链条培育体系。
中宏网版权申明:凡注有“中宏网”或电头为“中宏网”的稿件,均为中宏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宏网”,并保留“中宏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