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网讯 为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施桥镇立足实际需求,创新推进脱贫户、监测户公益性岗位开发管理工作,通过“家门口就业”模式有效激发困难群众内生动力,筑牢防返贫动态监测防线。
精准设岗促增收。施桥镇便民服务中心围绕村级公共服务短板,因地制宜开发护路员、光伏电站维护员、道路管护员等10余类公益性岗位。采取“个人申请+村级评议+镇级审核”三级联审机制,优先安置有劳动能力的脱贫户和监测户,确保岗位分配公平公正、阳光透明。
强化监督提效能。实行“谁用人、谁管理、谁负责”原则,由村党组织书记担任公益性岗位开发工作负责人,统筹做好组织协调、信息公示、考勤记录等工作。建立完善个人档案管理制度,包含申请表、劳务协议、考勤记录等全套资料。创新“日考勤+随机抽查”机制,通过小组长带队签到、村干部不定期检查等方式确保在岗实效。同时设立监督举报渠道,实现“线上监督+村级考核+群众评价”的立体化管理体系。
动态管理保实效。建立“岗位+台账”双管理制度,镇乡村振兴办定期开展实地核查和资金专项检查,确保补贴精准发放。同步完善退出流转机制,对实现稳定就业的家庭及时调整岗位资源。
下一步,施桥镇将重点加强公益性岗位人员技能培训,完善考核管理体系,推动岗位管理规范化建设,让“小岗位”在乡村振兴中发挥更大作用。(杨会)
中宏网版权申明:凡注有“中宏网”或电头为“中宏网”的稿件,均为中宏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宏网”,并保留“中宏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