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时政
  • 财经
  • 社会
  • 股票
  • 信用
  • 视频
  • 图片
  • 品牌
  • 发改动态
  • 中宏研究
  • 营商环境
  • 新质生产力
logo 地方发展
  • 中宏网首页 >
  • 地方发展 >
  • 正文

潍坊奎文:中心城区研学的“城市基因”激活路径

2025-07-04 18:05:19 中宏网
分享到: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中宏网讯 奎文区作为潍坊市的中心城区,以“城市即课堂”的创新思维,深化“五大主题研学路径”脉络,联动政企校社四方力量,将人口密集、空间有限的短板转化为文化富集、资源多元的优势,探索出一条独具特色的“小空间大教育”研学路径。

奎文区北苑实验学校学生在防震减灾科普馆开展研学活动.jpg

暑期儿童在1532文化产业园参加研学活动.jpg

  政企校社协同,激活城市资源的“化学反应”

  以市场化思维重构研学供给体系,通过“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社区激活、学校参与”四联模式激活资源生态转化教育场景。

  龙头企业赋能。与潍坊金宝乐园有限公司、新东方文旅集团等共建研学矩阵,开发综合实践、职业体验等4条研学路线,联动金宝乐园、鸢都湖等22个基地,形成覆盖航空、非遗、工业遗产的全域研学网络。其中,金宝乐园整合防震减灾科普馆、动物园等7大板块,年接待研学团队超50批次。

  工业遗迹活化。深度挖掘全区工业资源,让工业遗迹“活”起来,辖区1532文化产业园依托百年大英烟厂旧址中的华人账房、地道群主入口等历史建筑群,开发“寻根铸魂”红色研学课程,向研学者传递爱国情感与和平理念。2025年,该园区入选省级文旅产业赋能城市发展典型案例,全年累计接待研学团队50余批次,其“工业遗产+非遗”的复合模式被齐鲁晚报等省级媒体宣传报道。

  机场研学创新。依托全省首个航空主题实践平台潍坊机场研学基地创新“机场研学”,构建“航空+教育”六大课程模块,结合“专业场景+职业体验”开发“小小安检员”“筑梦火焰蓝”等8项研学课程,教员由一线空管员、消防员担任。自2025年以来,累计接待全区学生1000余名。

奎文区乐川街小学走进“幸福里”潍坊家庭服务中心开展城市社区研学.jpg

潍坊机场开设“空中虚拟驾驶”研学课程.jpg

  社区“微研学”创新,解锁城市基因的“密码图谱”

  奎文区深挖中心城区社区独特资源,打造差异化研学IP,让城市肌理成为可触摸、可感知的教育载体。

  社区空间再造。创新“空间换服务”,将山东手造体验馆、非遗工作室植入社区,打造具有中心城区特色的社区“微研学”基地,构建“15分钟文化生活圈”。如樱南社区、健康街社区引入剪纸、核雕等非遗项目,开设沉浸式课程,让400余名青少年实现“从围观者到传承者”的转变。

  社企研学链接。活化社区研学教育产业链,通过社区和企业合作,让社区成为研学教育中“行走的课堂”。北苑街道金都社区开展“种子计划”社区教育产业链课程研学行动,深挖企业文化中的教育价值,将诚信经营、工匠精神等核心理念融入社区教育产业链课程,让50余名社区儿童从研学受益。

  校社资源共享。推动家校社联席,形成“阵地联用、机制联创”的协同模式,助力学校教学资源、云端课堂向社区倾斜。奎文区家长学校推动“家长大讲堂”等云端心理课堂全覆盖,36期直播课程、600余期音视频课程、1000余名教育专家和心理咨询师走进社区,构建全区心理研学阵地。

潍坊机场开展“潍翼领航 童游云端”机场研学活动.jpg

奎文中学学子在潍坊防震减灾科普馆开展研学活动.jpg

  全链条保障:构筑研学安全的“四梁八柱”

  奎文区以精细化管理破解中心城区研学“规模与质量失衡”的难题,构建起安全与教育并重的长效机制。

  安全闭环管理。严格落实《奎文区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安全风险防范底线清单》,“研学安全员”全程跟班,潍坊机场、鸢都湖等研学基地与消防、蓝天救援队等深度合作,切实保障研学安全。2025年,区委宣传部、区教体局、区文旅局等相关部门开展研学安全排查活动,实现“零事故”目标。

  课程深度融合。开展“研学课程规划”,将具有创新性、学生家长满意的研学课程进行重点推介,其中,18项优秀研学课例获得区级推介,5项研学课例获得省级优秀研学课例。推动研学课程与学科教学、职业认知深度衔接,如潍坊机场开展“潍翼领航 童游云端”研学活动,通过物理课堂的方式讲解航空知识,为“小飞行员”们种下种子。

  培育专业师资。助力研学导师能力提升,通过“高校培训+企业实训”培养复合型人才,累计培训专业导师200余人次,通过“群众点单+能人接单”模式实现师资精准匹配进基地、助研学。(图文 郑德阳)

编辑:魏源
审核:蔡旭东

中宏网版权申明:凡注有“中宏网”或电头为“中宏网”的稿件,均为中宏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宏网”,并保留“中宏网”的电头。

    为您推荐

  • 微信
  • 微博
  • 手机中宏网

相关推荐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2167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7121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250号

关于我们 中宏网动态 广告服务 中宏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30128号-1 举报电话:010-63359623

Copyright © 2016-2025 by www.zhonghong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运营管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