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网讯 7月3日,广州开发区、黄埔区在PCI未来社区举办“人工智能+机器人”系列产业政策新闻发布会,重磅推出“人工智能+机器人”系列政策,即支持人工智能、具身智能、集成电路、超高清视频与新型显示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形成了4大政策近40条措施,最高给予1000万元扶持,以政策创新激活产业动能。
据悉,这是黄埔区首次将政策新闻发布会开进企业园区,融合了政策宣讲、产品展示,第一时间将新鲜出炉的政策送上门,现场吸引媒体朋友、相关企业、投资机构、金融机构、创业者代表、营商环境观察员、自媒体代表等超300人参加,现场活动也通过多个媒体平台进行同步直播,不少企业通过线上形式收看发布会,各平台观看人次突破3万。
四大产业政策重磅发布
全面布局最火赛道
当前,人工智能已成为全球科技竞争的核心赛道。黄埔积极抢抓AI机遇,牢牢把握人工智能前沿发展态势,充分发挥全区产业链完备、算力资源充沛、应用场景丰富等优势,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着力构建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人工智能+机器人’产业正蓬勃发展,成为黄埔驱动新质生产力跃升的核心引擎。”黄埔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邓旭对“人工智能+机器人”系列政策进行详细解读,并向企业家发出诚挚邀请:“期待广大企业家与我们携手同行,在黄埔这片‘离成功最近的地方’,共享‘人工智能+机器人’的发展新机遇,共绘产业升级的新蓝图,共创经济发展的新辉煌。”
在人工智能领域,黄埔将发放“算力券”“模型券”“场景券”“数据券”,对符合条件的企业,准备了“三”千万的红包:每年最高可享受1000万元成长支持,1000万元算力券、1000万元场景券,更有100万元模型券直达AI企业。
广东数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欧红君表示,“在技术研发层面,政府将为符合条件的AI企业发放‘算力券’,这将直接降低我们心理大模型的训练成本。在场景落地方面,本次政策对AI在医疗健康、教育等领域的‘场景券’扶持,将加速我们的AI技术在包括社区、养老机构、家庭及医疗机构等心理健康服务场景的规模化应用落地,让AI真正成为普惠心理健康服务的‘温暖助手’。”欧红君说。
此外,该区打造人工智能特色产业空间,强化智能算力基础设施供给,推动场景应用示范,推进数据资源资产化与应用创新,建设AI赋能新型工业化平台,培育人工智能优质企业梯队。
在具身智能领域,将大力推动具身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高水平赋能新型工业化,打造特色产业园区,建设公共服务平台,深化“机器人+”应用,强化优质企业培育,营造产业发展生态。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创业企业入驻旗舰园区,可提供上千平方米的办公研发生产场地。
在集成电路领域,将推动集成电路产业加快锻造长板、补齐短板,构建自主可控产业生态,对符合条件的企业给予最高1000万元扶持,助力打造中国集成电路产业第三极核心承载区。
在新型显示领域,则将大力推动超高清视频与新型显示产业迈向价值链高端,助力广州建设“世界显示之都”,开发开放应用场景,提升先进产品供给,加强自主品牌建设。
精准滴灌“好企业”
四大产业加速积集成势
据了解,发布会推出的四大产业,在广州开发区、黄埔区均有扎实的产业基础。新型显示产业是该区的支柱产业,2024年产值超过1500亿元,面板产能占全市超过76%,集聚了华星光电、视源、创维、立景创新、乐金显示等龙头企业,先后获批“国家印刷及柔性显示创新中心”和“国家新型显示技术创新中心”2个显示领域“国字号”创新中心,正向智能眼镜、印刷显示等新型显示产业迈进。
集成电路产业已发展成为广州市最集聚的片区,上下游企业超150家,产业规模近300亿元,集聚了大湾区集成电路与系统应用研究院、广州第三代半导体创新中心等大院强所,以及粤芯、新锐光、广芯封装、慧智微、安凯微等一批优势企业。
在机器人与具身智能方面,该区也集聚了高新兴、凌度智能、华工超级机器人研究院等优势企业,在巡逻检查、医疗服务、平面清洗等细分场景打造特种机器人品牌。“接下来,我们将用好用活系列产业政策,依托区内每年超2000亿的庞大固投建设体量,为人工智能、具身智能等产业提供更多的场景动力。”广州开发区投资促进中心副主任刘频频表示,将面向重点项目实施“带地招商”“带楼招商”,同时推行产业链关联企业“联合拿地、联合建楼”,持续拓展全球招商“朋友圈”。
“四个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如同及时雨,在技术攻关、成果转化、场景应用、生态聚集、平台搭建、品牌培育、投融资便利等方面,将有效助力企业的高质量发展。”黄埔区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促进会会长易胜利表示,接下来,促进会将协助政府职能部门,携手银行、行业组织等外部合作伙伴,做好“政策画像”与“企业画像”的精准匹配服务,让“好政策”持续滴灌“好企业”,激活企业发展新动能。
专注于行业垂域AI应用的南方电网人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也到场参加发布会,其领军专家、高层次人才梁凌宇感叹,“刚刚发布的人工智能产业政策,在研发支持上提供真金白银的帮助,是落到实处的举措。对算力、生态、场景、数据、产业发展等多个方面的补助,能覆盖企业研发成本,帮助人工智能企业解决初创期资金问题,助力企业更好发展。”
广州开发区、黄埔区一直坚持激发各类创新主体活力,支持科技创新研发、助力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广州开发区科技创新局副局长刘俊介绍道,在全区的政策体系中,对研究开发费用200万元及以上的科技型企业,重点支持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并按研究开发费用的最高1%分档给予扶持,每个企业最高扶持1500万元。
聚焦要素保障
激活四大产业发展动能
本次发布会在PCI未来社区启动园区行系列活动,是结合细分产业领域特色,优化营商环境的全新尝试——把政策发布开在一线,把政务服务送到一线,把企业咨询答在一线。值得一提的是,风投创投机构代表也到现场与企业进行对接。
“通过专场项目路演、组织机构走进园区、企业等形式,链接国家、省、市、区风投创投机构与有融资需求的企业对接,协助解决企业发展面临的融资难等。”广州开发区国资局副局长梅少成介绍。
近年来,该区大力聚集各类风投创投机构落地发展,推动政府投资基金做大做强,鼓励国企基金投早投小,建立资本与产业常态化对接机制,为全区人工智能、具身智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提供全生命周期融资服务。
除帮助企业破解资本要素制约,黄埔还高度重视数据要素发展,将数据作为驱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关键要素,积极培育数据应用生态、打造标杆场景案例、加快基础设施建设。黄埔区政务和数据局副局长邓家望介绍,“作为省数据要素集聚发展区核心片区,成立广州市首个数据要素行业协会,发布2款全市仅有的区级产业类公共数据产品,广州数据集团、海致大数据、博士科技、佳都科技等一大批企业落户黄埔,数据要素集聚效应凸显,数据产业规模持续壮大。”
“今天发布的4大政策近40条含金量极高的措施,将乘势而上,以政策创新激活产业动能,打造‘人工智能+新质生产力’的新型工业化强区。”邓旭表示,下一步,黄埔区将以“钉钉子”精神抓好政策落地见效,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以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优质的服务、更加务实的作风,持续擦亮“两提三到四心”企业服务品牌,对企业说到做到、服务周到、随叫随到,大力营造暖心、舒心、开心、放心的最优营商环境,共享“人工智能+机器人”发展新机遇。(文 黄磊刚 陈杰玲 图 李剑锋 通讯员 郑嘉俊 邱晓桐)
中宏网版权申明:凡注有“中宏网”或电头为“中宏网”的稿件,均为中宏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宏网”,并保留“中宏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