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网讯 第一副:石灰粉跑道上的“击掌哲学”
2002年冬天,23岁的十三师红星高级中学体育教师陈建红站在宿舍门口直犯愁:零下15摄氏度的清晨,体育生们裹着被子赖床,护膝扔得满地都是。这个刚从体院毕业的小伙子蹲下身,给第一个起床的学生系好护膝,突然想到:体育不该是苦哈哈的,得让孩子笑着练。
破冰瞬间:
陈建红发明了“击掌激励法”,每个完成训练的学生都能得到他的高击掌,掌心相碰时喊一声“好样的”,肯定让学生眼里有光。
为了给学生创造训练条件,陈建红用废旧轮胎做阻力训练器,带学生在操场用石灰粉画跑道,零下20摄氏度的清晨带头冲在最前,护膝比学生的还旧。
一次,陈建红为了让学生适应比赛节奏,他连续一周凌晨6点多到操场,手指被轮胎划破渗血,简单包扎后又继续训练。“不疼是假的,但看到学生冲我笑,就觉得值了。”他说。
陈建红说:“‘鼓励+肯定’的教育方式,可以让学生在训练中收获快乐和自信,这也有助于他们在文化课的学习中,树立良好的自尊心,都说爱是双向奔赴的,你把他们当朋友,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就会得到学生们的尊重和喜爱。”
第二副:积水膝盖里的“倔强密码”
2010年,学校成立哈密区域首个普通高中艺体特色班,陈建红在备课本上写下第一个训练计划,右膝突然传来针扎般的疼——长期带训导致关节积水,膝关节处长了骨刺,医生警告他:“再练可能残废。”但他看着教室里一双双期待的眼睛,悄悄地把诊断书塞进抽屉。
感人细节:
2024年3月,体育班的学生在训练中,因劳累过度差点晕倒,陈建红背着监测仪站在跑道上,电极片被汗水浸透也不肯休息,“高三体育生马上要体考了,我必须在!”
妻子拿着检查报告单哭着说:“你不带有别人带,命都不要了吗?”陈建红看着妻子哭得红肿的眼睛,心疼地拍了拍她的肩膀,坚定地说:“高三是最关键的坎,我不在,谁带他们冲?你别管了,我自己心里有数。”
带伤指导时,陈建红发明“单膝示范法”:左膝跪地做动作分解,右膝肿胀得像馒头也要咬牙坚持,靠着膏药和消炎药来缓解疼痛,学生们偷偷抹泪,训练时更拼了。“只要孩子肯努力,我就绝不会放弃任何一个。”陈建红看着刻苦训练的学生,眼里充满了希望。
荣耀时刻终至。2021年全国第十四届学生运动会上,他带的学生艾力库提·依沙克以10秒44拿下百米冠军;2024年兵团第十九届青少年田径运动会上,穆斯塔怕·多来提以49秒98获得兵团400米冠军并破纪录,冲过终点时比了个“V”字——那正是陈建红教他的手势。
陈建红说:“无论身体多么不适,我都坚持出现在学生面前,给他们展示最坚强和阳光的一面。只要孩子肯努力,我就绝不会放弃任何一个。只要每一个热爱体育的孩子能考入自己理想的大学,我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第三副:训练场上传承兵团精神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他在操场上传承兵团精神:带学生晨训时讲屯垦故事,用“严爱相济”的班主任哲学既当教练又当“父母”。
深耕教育23年来,陈建红所带的体育特长生有20多人考入了北京体育大学、北京师范大学,200余人考入华中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南大学、西安体育学院等高校。他说:“点亮孩子的体育梦,就是我的价值。”
暖心片段:
陈建红把垦荒故事编成“训练鸡汤”,让孩子们明白,体育和屯垦一样,靠的是艰苦奋斗不认输的劲儿。
艾力库提·依沙克刚来时跑100米就吐,后来能赢全国冠军,凭啥?就凭陈建红总是用兵团精神鼓励他: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开拓进取。
陈建红说:“作为一名党员,一名人民教师,我要用自己的信念和方式坚守在这片操场上,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我和同事都在这个平凡的岗位上散发着自己的光和热,希望我们的点点努力能汇聚成熠熠生辉的红星,点亮孩子们的体育梦想。”(十三师融媒体中心 王晓燕)
中宏网版权申明:凡注有“中宏网”或电头为“中宏网”的稿件,均为中宏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宏网”,并保留“中宏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