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网讯 近日,九师白杨市朝阳新区一家烧烤店的烟火气时常升腾。店主余少朋手持肉串,在炭火上翻烤,肉串吱吱作响,裹满金黄焦香的孜然,泛出诱人的油光,再淋上醇厚的酱料,香气四溢,吸引不少市民循香而来,驻足光顾。
九师白杨市龙珍公园前的夜市
“瞧他们的利索劲儿和干净新鲜的食材,吃进嘴里美着呢!”一位顾客把一串烤串递到孩子的嘴边。
“干咱这行,干净、新鲜是最基本的!得有给家里人做饭的劲儿,一点都含糊不得!”余少朋嗓门洪亮,话音未落,“啪”地拉开保鲜柜门——只见新鲜的牛羊肉串码得整整齐齐,色泽鲜亮饱满,仿佛还带着牧场的气息。
为了守住这份“鲜”,余少朋每天雷打不动,清晨就出门,奔向定点供货商。食材必须“三证”齐全才收货,每一块肉都“有名有姓”,翠绿的蔬菜还带着晨露的湿气……对这些琐碎细节的坚持,让余少朋的烧烤店在街坊邻里间得到好评。他总说,做餐饮这一行,靠的就是良心和细节。
而在白杨市的步行街,马凤莲经营的凉皮店前,队伍蜿蜒。马凤莲一身工装,口罩严实,手套服帖,操作台擦得锃亮。
“手底下干净,客人心里才踏实,回头客才扎堆儿!”马凤莲边麻利地拌着凉皮,边笑着道出“生意经”。
居民在夜市选购小商品
薄如蝉翼的凉皮、筋道的面筋,都是当日现蒸的,“新鲜着呢!”她笑着说。油盐酱醋瓶罐林立,标签明晰,小锅里现熬的秘制酱料散发着香气。摊位一角,免洗消毒液静候食客取用。
马凤莲深知,看得见的干净、摸得着的“透明”,才是撬开信任的金钥匙。墙上那张醒目的健康证和“明厨亮灶”的承诺牌,是她无声却最有力的吆喝。
摊主们在食品安全上花的每一分心思,都在食客满足的笑脸和叮当作响的收款声里,结结实实地落了地、生了根,守护舌尖安全,不是负担,是生意红火的“硬核引擎”。(第九师融媒体中心 官航 袁兴宇)
中宏网版权申明:凡注有“中宏网”或电头为“中宏网”的稿件,均为中宏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宏网”,并保留“中宏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