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时政
  • 财经
  • 社会
  • 股票
  • 信用
  • 视频
  • 图片
  • 品牌
  • 发改动态
  • 中宏研究
  • 营商环境
  • 新质生产力
logo 地方发展
  • 中宏网首页 >
  • 地方发展 >
  • 正文

广东水利建设:专项债券赋能,创新举措驱动

2025-07-03 17:14:20 中宏网
分享到: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中宏网讯 近年来,广东水利建设领域迎来了一股强劲的“专项债券风”,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2021年至2024年,广东水利建设完成投资3643亿元,其中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落实879亿元,占比高达24.1%,已然成为水利建设资金的重要支柱。这一亮眼成绩的背后,是广东水利部门在项目谋划、审核以及政策把握等多方面的创新举措与不懈努力。

  分类施策,推动项目入库

  水利项目具有突出的公益性,但往往收益不足,这使得许多项目在申报专项债券时面临难题。为突破这一瓶颈,广东省水利厅积极作为,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分类施策措施,推动更多水利项目成功入库。对于有收益的水利项目,广东省水利厅秉持“应报尽报”原则,确保这些项目能够充分利用专项债券资金,加速推进工程建设。而对于规模较小、单个申报难以通过审核的农村集中供水等小型水利项目,水利厅则采用“同类打包”的方式,将县域内多个项目整合申报。这种做法不仅使项目达到一定规模,符合专项债券申报条件,还通过“肥瘦搭配”,使项目整体收益能够覆盖融资成本,有效提高了项目的申报成功率。此外,对于公益性项目与有收益项目,水利厅采取“关联打包”的策略,将两者有机结合,使整个项目产生收益,从而满足专项债券申报要求。通过这些分类施策的方式,广东省水利厅成功推动了更多确有需要、晚干不如早干的项目纳入项目库并通过国家审核,为水利建设项目的顺利实施奠定了坚实基础。

  多措并举,提升审核通过率

  项目入库只是第一步,能否通过审核才是关键。为了提高水利项目的审核通过率,广东省水利厅在省市两级均建立了水利重大项目建设专项指挥部,并联审批机制,专门调度解决项目前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每年,水利厅还会安排前期工作经费,支持各地推进省重点水利项目前期工作,同时协调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等部门强化要素保障,加快项目前期工作进度。截至目前,广东已储备了总投资规模超3000亿元的成熟水利项目,2025年水利领域专项债券项目已入库储备项目490宗,资金需求达591亿元。对于黄茅峡水库工程、雷州半岛灌区工程等一批重大水利项目,水利厅更是将前期工作提级,由省水利厅牵头开展,以更大力度推动重大项目前期工作提档提速。此外,水利厅还逐宗逐项开展前期工作质量评价,强化评价结果与勘察设计招标、项目评优、信用等级评价等挂钩,通过这种方式倒逼前期工作质量不断提升,从而进一步提高了项目的审核通过率。

  把握机遇,用好“自审自发”新政策

  2024年年底,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优化完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管理机制的意见》,明确在广东等10个省份和河北雄安新区开展专项债券项目“自审自发”试点,下放项目审核权限。广东省水利厅敏锐地抓住了这一政策机遇,一方面加强政策宣贯和政策指导,邀请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有关负责人围绕“自审自发”试点政策进行解读,讲解广东推动试点工作的主要做法,指导各地精准对接政策;另一方面,指导各地借助金融机构、律师事务所等专业机构的力量,对项目申报的前置条件、收益结构及合法合规性等方面提供咨询评估等服务,分析项目融资平衡方案问题,强化“一案两书”规范性,提升申报质量。通过这些举措,广东省水利厅充分利用“自审自发”新政策,进一步提高了水利项目的申报质量和效率,为水利建设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了有力保障。

  专项债券的有力支持,为广东水利建设注入了强大动力,推动了一系列水利项目的顺利实施,为广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水利支撑。未来,广东省水利厅将继续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充分利用专项债券等政策工具,加快推进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为广东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水利力量。(文 黄磊刚)

编辑:魏源
审核:张强

中宏网版权申明:凡注有“中宏网”或电头为“中宏网”的稿件,均为中宏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宏网”,并保留“中宏网”的电头。

    为您推荐

  • 微信
  • 微博
  • 手机中宏网

相关推荐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2167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7121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250号

关于我们 中宏网动态 广告服务 中宏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30128号-1 举报电话:010-63359623

Copyright © 2016-2025 by www.zhonghong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运营管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