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网讯 仲夏时节,万物生长。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三师红星四场五连的大棚里,绿意正浓。
弯腰钻进一座哈密瓜大棚,种植户杨尚申正忙着绑瓜蔓。棚内干净整洁,难见杂草,哈密瓜藤蔓顺着吊架攀爬,三步一株、五步一行,藤蔓间,新品种“冰糖密”哈密瓜垂吊着,每株坐3个瓜,椭圆的果实已泛出浅黄,藏在翠绿藤叶中,十分讨喜。
“这是今年新引进的品种,抗病虫害能力强,管理简单。看这长势,收成差不了!”杨尚申轻抚瓜身,笑得爽朗。
杨尚申在大棚查看哈密瓜长势 王保宏 摄
红星四场五连地处场域最南端,以沙土地为主。土地温差大,缺水,可这却成为种植哈密瓜的优势。靠着这片沙土地,连队的大棚产业蒸蒸日上。
“这日子,美!”聊起现状,杨尚申稍作思忖,简短地答道。
杨尚申和妻子来自山东聊城,早年做水果批发。2015年,他们决定来新疆种植哈密瓜。可种瓜和卖瓜差别大:温度、湿度、病虫害……样样要操心。大棚蔬菜市场属性强,还得盯着市场变化。
头几年,俩人没少吃苦头。“没啥大不了,从头再来!”对于挫折,杨尚申乐观看待。技术不足时,他就向老师傅请教;市场变化快,就多问懂行的人。农闲时,夫妻俩帮邻居剪枝、装果,邻居们也不藏私,一来二去,他们学了不少本事。
他慢慢摸出门道:“一是选好种,二是管好物,三是跑市场。”有了经验,掌握技术,加上天天“泡”在棚里,夫妻俩收入渐增。
日子好了,想过得更好。2022年,他们相中了红星四场五连的大棚——气候好、土壤好、租金合适。如今,他们种植了23座大棚。新品种是头年试种,长势好、口感佳,市场需求也大。
眼下瓜快熟了,杨尚申的电话响个不停:“几乎都是电商订单,根本不愁卖!”
除了种瓜,每年夫妻俩还留1至2座大棚做种子培育,这些年已育出小蜜25号、苦口脆等品种。
“我还准备注册商标,打响品牌名声,让越来越多的人知道咱们五连的哈密瓜!”杨尚申信心满满。汗水滴在田里,甜在心里。这靠勤奋结出的果实,何尝不是“金果果”?
据了解,红星四场现有大棚700余座,种植哈密瓜、西瓜、圣女果、沙葱等特色作物,棚均收益近万元。近年来,团场将温室大棚种植作为农业增效、职工增收的重要抓手,调整种植结构助农致富,越来越多的种植户在大棚里耕耘着、收获着、幸福着。(兵团第十三师融媒体中心 王保宏 张永茂 谢增杰)
中宏网版权申明:凡注有“中宏网”或电头为“中宏网”的稿件,均为中宏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宏网”,并保留“中宏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