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网讯 近年来,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人社局立足县域产业发展需求,充分发挥政策引领与资源统筹作用,深度推进新型学徒制人才培养机制。工作开展以来,已成功促成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与淅减、金博、大丹江等六家重点企业联合,共同开展中级新型学徒培训235名,高级学徒技能提升培训23名。
政策护航,筑牢人才培育根基。淅川县人社局将新型学徒培育作为落实“技能中国行动”的重要举措,明确企业、院校、人社部门三方职责,构建“政府引导、企业主体、院校参与”的协同机制。通过落实培训补贴政策,对符合条件的中级、高级学徒分别给予不同标准的资金支持,有效减轻企业用人成本和学员学习负担。同时,全程跟踪培训进度,严格把控培训质量,确保政策红利精准落地,为新型学徒制培训的顺利开展筑牢坚实保障。
精准对接,打通产教融合堵点。为确保培训与产业需求“同频共振”,牵头组织企业、院校开展多轮调研。结合淅川县工业制造业发展规划,制定“一企一策”培养方案。在培训过程中,针对企业核心岗位需求,淅川县人社局指导校企双方共同开发课程体系,将企业生产标准、工艺规范融入教学内容,实现“学用一体”,保障理论教学与实践指导有机融合,提升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让学员所学与企业所需无缝对接。
靶向施策,探索培训提质新路径。为加快县内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推动企业快速发展。淅川县人社局指导企业开展“弹性学制+分段培训”模式,将集中授课时间灵活调整至企业生产间隙;同时优化课程设计,联合院校开发线上理论课程,让学员利用碎片化时间完成学习。目前已与7家企业达成定制化培训协议,围绕智能制造、现代中医药等领域,打造“小班精品化”培养班,确保参训学员专业对口率达100%。新型学徒制是推动技能人才供给侧改革的关键举措。
下一步,淅川县人社局将持续发挥职能优势,深化政策引导、资源整合和服务保障,推动新型学徒制培训向更宽领域、更高层次迈进,为县域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坚实的技能人才支撑,助力淅川县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柴承森 张寰宇)
中宏网版权申明:凡注有“中宏网”或电头为“中宏网”的稿件,均为中宏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宏网”,并保留“中宏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