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网讯 今年以来,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创新举措,建立企业信用修复主动告知制度,实施“事前告知、事中抽查、事后修复”,推进全链条信用监管机制建设,不断为企业营造宽松便捷的营商环境。
事前告知,提高企业诚信意识。制定《淅川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落实健全信用修复机制的实施意见》,在为市场主体送达《行政处罚决定书》时,一并送达《信用修复告知书》,主动告知行政处罚相对人该行政处罚信息即将被公示的网站、失信类型、公示期限、修复流程、修复指南、提供材料等内容。对严重失信行为的行政处罚信息,在市场主体符合自愿申请基础上,提供必要指导,帮助其尽量减轻失信记录造成的影响。在行政处罚相对人满足修复条件时,第一时间主动提醒并帮助完善修复材料,真正为市场主体提供便利的信用修复服务。
事中抽查,完善“双随机、一公开”抽查措施。实施分级分类差异化监管,对投诉举报多、信用风险高的市场主体,提高检查频次,依法严格监管;对信用等级一般和信用等级低的市场主体,适当降低抽查频次,提高“双随机”抽查的精准度。制定《淅川县市场监督管理局跨区域“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执法联动响应协作机制》,采用“局所随机”“所所随机”“所内随机”“部门间随机”等多种方式合理分配执法力量,“进一次门,查多项事”,提高抽查监管效率。结合日常工作和抽查时限要求,成立由县局人员和基层市场监管所随机人员组成的抽查工作小组,在实际检查中既发挥县局人员专业优势,又发挥属地市场监管所人员了解企业情况的优势,在工作中相互提升。
事后修复,保障市场主体合法权益。一方面,在淅川县政府门户网站、政务服务平台公示信用修复办事流程、信用修复指南和所需提供材料,对需要办理经营异常名录移出、严重违法失信修复的企业实现即时受理、即时审查,材料齐全、符合移出条件的,办理时限由7个工作日缩短为1个工作日,今年以来,共指导满足条件的1126户市场主体移出异常经营名录。另一方面,通过集中约谈和“一对一”电话约谈等方式,指导市场主体履行有关职责义务,对符合信用修复条件的,主动靠前指导,做到“应修复、尽修复”。(李一彪)
中宏网版权申明:凡注有“中宏网”或电头为“中宏网”的稿件,均为中宏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宏网”,并保留“中宏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