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时政
  • 财经
  • 社会
  • 股票
  • 信用
  • 视频
  • 图片
  • 品牌
  • 发改动态
  • 中宏研究
  • 营商环境
  • 新质生产力
logo 地方发展
  • 中宏网首页 >
  • 地方发展 >
  • 正文

文化社区 | 泰山区徐家楼街道王家店村史馆里的乡村记忆

2025-06-22 14:13:31 中宏网
分享到: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中宏网讯 推开王家店村史馆门,吱呀一声,时光的尘埃轻轻扬起。宛如一本厚重的史书,将王家店村的过往岁月、民俗风情、奋斗历程,一一珍藏其中,承载着浓浓的乡村记忆。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几尊古朴的农具雕塑,锈迹斑斑的锄头、微微变形的木犁、磨得发亮的石碾,无声诉说着往昔的农耕岁月。墙角处,一架老旧的缝纫机静静伫立,仿佛还在轻轻转动,缝制温暖的衣裳。这些看似普通的农具和器具,是王家店村祖辈们辛勤劳作的见证,它们曾经在田间地头、在农家小院里,与村民们朝夕相伴,撑起了一个个家庭的生计,也勾勒出乡村发展的原始脉络。

图片4.png

  走进室内,泛黄的老照片挂满墙面。黑白的画面里,有村民们在金黄麦浪中弯腰收割的身影,汗水湿透了衣衫,却难掩脸上丰收的喜悦;有孩子们在村头老槐树下嬉戏玩耍的场景,纯真的笑容定格在那个无忧无虑的瞬间;还有全村老少齐聚一堂,热热闹闹举办集市的画面,香火缭绕,人声鼎沸,尽显乡村的热闹与祥和。这些照片跨越了时光的长河,将过去的点点滴滴鲜活地呈现在眼前,让每一个走进村史馆的人,都能感受到曾经的乡村生活气息。

图片5.png

  展柜里,一件件老物件散发着岁月的韵味。一个缺口的粗瓷碗,或许曾盛过热腾腾的野菜粥,滋养了无数个艰苦却温馨的日子;一把雕花的铜锁,锁住的是家中的珍贵物品,更是对生活的美好期许;一本手抄的族谱,密密麻麻记录着家族的血脉传承,每一个名字背后,都有一段家族的故事。还有那褪色的蓝印花布,曾经是姑娘们出嫁时的嫁妆,如今静静躺在玻璃展柜中,依旧散发着独特的魅力,诉说着乡村的审美与文化。

  村史馆的角落里,还复原了一间老式的农家堂屋。土坯砌成的灶台,上面摆放着漆黑的铁锅,仿佛还能闻到柴火饭的香气;八仙桌、太师椅古朴而庄重,墙上贴着泛黄的年画,“五谷丰登”“年年有余”的美好寓意扑面而来。在这里,仿佛能看到一家人围坐在桌前吃饭、聊天的温馨场景,听到长辈们讲述着古老的传说和做人的道理。

图片6.png

  王家店村史馆不仅收藏着过去的记忆,也见证着乡村的变迁与发展。墙上的文字资料详细记录了村里从贫困落后到逐渐富裕的奋斗历程。从最初靠天吃饭的艰难岁月,到改革开放后村民们积极探索致富之路,办起了村办企业,变压器厂、电磁线厂、电缆厂、缝纫学校;从泥泞的小路到宽敞的水泥路,从低矮的土坯房到崭新的二层楼房,每一个变化都凝聚着村民们的智慧和汗水。

  如今,王家店村史馆成了村里的文化地标,是村民们的精神家园,老人们常常来到这里,寻找曾经的回忆,和后辈们讲述过去的故事;孩子们在这里触摸历史,感受先辈们的奋斗精神,传承乡村文化;我们则通过这些老物件、老照片,领略到了乡村的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

  王家店村史馆里的乡村记忆,是一首悠扬的老歌,是一幅淡雅的水墨画,是一杯醇厚的老酒。它承载着过去,连接着现在,也启迪着未来,让人们在岁月的流转中,始终记得来时的路,记得那份浓浓的乡愁。(图文 王洪琴)


编辑:韩鹏飞
审核:吴娜

中宏网版权申明:凡注有“中宏网”或电头为“中宏网”的稿件,均为中宏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宏网”,并保留“中宏网”的电头。

    为您推荐

  • 微信
  • 微博
  • 手机中宏网

相关推荐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2167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7121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250号

关于我们 中宏网动态 广告服务 中宏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30128号-1 举报电话:010-63359623

Copyright © 2016-2025 by www.zhonghong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运营管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