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网讯 健全的社会信用体系,是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维护公平有序竞争市场秩序、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支撑。
作为国家首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近年来,潍坊以国家健全社会信用体系战略为纲,将信用基因深植城市发展肌理,打造出“以诚立市、以信筑城”的现代化治理样本,编织起一幅营商环境优化、城市能级跃升的崭新图景。
信用潍坊的蝶变之路
近年来,潍坊积极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从政务服务到衣食住行,以信用为纽带,让城市温度更加可触可感。
潍坊推进全市公共信用信息平台与省平台一体化运行,贯通政务数据与监管系统,形成数据互联互通的“信用心脏”,持续为城市发展泵送诚信活力。平台归集的信用数据覆盖全市151万企业法人主体,建立市场主体信用档案,让“守信者受益、失信者受限”成为制度常态。
潍坊的信用治理创新,直指市场主体痛点,其开发部署的“公共信用报告”系统,以经营主体公共信用报告代替52个领域无违法违规记录证明,实现无违法违规情况“一键”申请、“一纸”代替、“一秒”出具,并可全程“网上办、随时办、实时办、免费办”,大大降低了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
与此同时,信用修复“两书同达”制度与线上专区同步发力,引导助力数千家企业重塑信用,真正实现“惩戒有力度,修复有温度”。
今年3月份发布的《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健全社会信用体系的意见》中,再次强调要完善统一的信用修复制度,显示出国家层面对信用修复的重视,也显示出潍坊在信用修复领域创新的重要与必要。
惠民层面,“信易+”场景遍地开花。诸城市的“舜德分”体系将市民善行义举量化为信用积分,AAA级市民在医院享挂号费减半、在景区门票半价;高密市金融领域推出的“信易贷”产品,为诚信企业平台无感授信,让诚信成为看得见的“真金白银”。这一切,让每一个普通人都能感受到信用所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利益。
全域协同的“美德信用”创新图谱
潍坊的信用建设并非一城独舞,而是全域共振的协奏。
诸城市打造“高效办成一件事”范式,线上修复专窗与线下服务窗口双轨并行,企业上市合法合规核查流程大幅简化;青州市场监管局更是将个体工商户信用修复权限下放至14个基层所,启动信用重塑“快捷键”,让服务触角延伸至“最后一公里”。
生态环境领域,潍坊市局诸城分局创新“信用+环保”机制,对诚信企业实施告知承诺审批与正面清单监管,力求让符合条件的守信者享受便利服务、体验简约管理,让严重失信者处处受限、寸步难行。
在潍坊的乡村,“美德信用”正成为治理密钥。
青州市王坟镇以“移风易俗”重塑诚信文明乡风,800份移风易俗倡议书、信用建设明白纸将文明新风吹入千家万户;高密咸家社区引导商户签订承诺书,打造“货真价实”的消费生态。这些场景创新,让信用从抽象概念化为生活日常。
信用建设在潍坊不仅“高大上”,更“接地气”。
昌邑法院将信用宣传搬进文化广场,以真实案例释法,让“诚信守诺”深入民心;诸城对移风易俗先进者给予“舜德分”加分,积分可兑换医疗、旅游等生活礼遇;青州云门山街道开展“诚信计量”进社区,聚焦民用“三表”与电子秤,守护交易公平。
不断延伸的信用维度
站在全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区的高地上,潍坊的信用图景正向更广阔的维度不断延展。
今年3月发布的《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健全社会信用体系的意见》中提出:“推动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与行业信用信息系统深度联通、数据共享。”
数据共享正是潍坊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一环,而随着数据共享的不断深入,潍坊有望进一步打通税务、社保、水电气等数据孤岛,构建全域联动的“城市信用大脑”,为精准治理提供数据支撑。
此外,在“信用+新质生产力”的融合中,潍坊也有望在推动企业信用数据与创新指数、绿色评级挂钩,为高新技术企业提供定制化金融产品等方面开展更多创新,让信用成为驱动产业升级的隐形引擎。
而随着美德信用数字化建设向乡村治理、志愿服务等领域的拓展,随着“诚信有价”理念的日益扎根人心,无形的信用不断转化为有形的福祉,信用红利不仅将更深地融入共富之路,也必将进一步提升潍坊的市民认同感与城市凝聚力。
从数据归集的静水深流,到场景创新的浪花奔涌,潍坊以信用为笔,在齐鲁大地上绘就了一幅“诚通百业、信惠万民”的时代画卷。
在这里,信用修复驿站照亮了企业重生之路,“舜德分”积分兑换着市井温情,当潍坊的企业轻装前行于全球市场,当市民手持信用积分畅享城市礼遇,当乡村新风中浸润着诚信基因,这座城市已然用自己的实践证明:信用建设非一日之功,却可成百年之利。
未来的潍坊大地,美德、信用之泉必将滋养出更具活力、更富温度、更可持续的现代化图景,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潍坊实践书写诚信注脚。(李卫东)
中宏网版权申明:凡注有“中宏网”或电头为“中宏网”的稿件,均为中宏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宏网”,并保留“中宏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