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时政
  • 财经
  • 社会
  • 股票
  • 信用
  • 视频
  • 图片
  • 品牌
  • 发改动态
  • 中宏研究
  • 营商环境
  • 新质生产力
logo 地方发展
  • 中宏网首页 >
  • 地方发展 >
  • 正文

垃圾分类进校园,携手“童”行伴成长

2025-06-11 14:24:09 中宏网
分享到: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中宏网讯 为深化校园生态文明教育,推动垃圾分类常态化实践,6月10日,南沙街道办事处在广州市南沙区金洲小学举办“校园‘绿’动,分类‘童’行”生活垃圾分类进校园主题宣传活动,以宣讲教学与趣味互动相结合的形式,吸引150余名学生参与,引导青少年成为垃圾分类的践行者与传播者。

111001100001000012.jpg

  教育宣讲,从“知道”到“做到”

  活动伊始,宣讲员通过生动有趣的动画视频和贴近生活的实际案例,生动阐释垃圾分类对生态保护的重要意义。同时还结合《广州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详细介绍了垃圾分类的具体要求,包括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的分类标准。此外,宣讲员还为学生们发放精致的“垃圾分类合伙人”手册,以通俗易懂的文字和丰富多彩的漫画内容,引导他们思考日常生活中垃圾分类的实际应用,有效提高学生们垃圾分类意识和正确率,从而激发学生参与环保行动的热情和动力。

111001100001000013.jpg

111001100001000014.jpg

  创意手工,让环保理念可触摸、可传播

  为提高学生们参与垃圾分类实践的积极性,本次活动还设置了极具趣味的创意挑战环节。30名学生组成团队,共同完成垃圾分类主题大拼图,其中特殊缺失的图块需要在对应摊位环节参与互动游戏赢得。“看这里的文字,刚好和这块拼图对应”“还差哪一块,我去玩游戏赢回来”......学生们分工协作,小手灵活地拼接拼图,现场气氛热烈而欢快。随着拼图逐步完整,呈现出清晰的分类标识,代表着他们对垃圾分类知识的进一步理解。

111001100001000015.jpg

  落叶、纽扣、碎布料、废纸皮......这些看似无用的垃圾在这里却化身为精品的环保创意手工艺术品。“分类英雄”面具挑战赛中,学生们在校园里收集落叶、小树枝、果实等自然元素,以及纽扣、瓶盖、碎布料等回收元素,自由发挥创意制作树叶面具。“废弃变乐·器环保音乐会”则让学生们用可回收材料制作迷你吉他,他们还需将制作产生的边角料正确分类投放,在手工DIY的趣味中理解垃圾分类的意义,同时还能收获可留存的纪念品。

111001100001000016.jpg

111001100001000017.jpg

  户外游戏,让垃圾分类知识“动”起来

  现场还设置了跳格子、贴贴卡趣味垃圾分类小游戏,将复杂的分类知识巧妙融入游戏玩乐之中。孩子们围站跳格子游戏旁,认真分辨地布上的图案,在“前进或退回原点”的规则中迎接知识挑战,“废旧电池属于哪类垃圾?”“纸箱应投入什么颜色的垃圾桶?”等问题贯穿全程。

  贴贴卡游戏同样妙趣横生,其要求学生将垃圾图片卡片正确粘贴至分类知识墙,完成2次正确分类即可集章。集齐3枚印章的学生可兑换环保购物袋、卡皮巴拉系列文创、熊猫文具抱抱桶等实用礼品,将绿色理念带回家。这种兼具竞技性与知识性的闯关模式,充分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让他们在欢声笑语中主动汲取分类知识。

111001100001000011.jpg

  “我们希望通过这些垃圾分类进校园的活动,在学生心中种下绿色环保的种子。”南沙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以暑期前的校园生活为契机,将青少年作为支点,把垃圾分类从校园延伸至家庭和社会,形成“小手拉大手”的环保合力。

  下一步,南沙街道将持续开展垃圾分类相关宣传活动,联合更多学校开展创意手工、趣味游戏等活动,践行环保、低碳的生活理念,进一步巩固垃圾分类成效。(图片来源:南沙街道办事处)

编辑:魏源
审核:王明月

中宏网版权申明:凡注有“中宏网”或电头为“中宏网”的稿件,均为中宏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宏网”,并保留“中宏网”的电头。

    为您推荐

  • 微信
  • 微博
  • 手机中宏网

相关推荐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2167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7121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250号

关于我们 中宏网动态 广告服务 中宏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30128号-1 举报电话:010-63359623

Copyright © 2016-2025 by www.zhonghong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运营管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