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网讯 为深入学习贯彻“学规定、强作风、树形象”主题教育活动精神,充分发挥民主党派服务乡村振兴的积极作用,2025年5月24日,思明民盟基层委由李峰主委带队,秘书长纪建达、胡文贤、傅永明等30余名支委和盟员骨干成员赴漳州市长泰区开展乡村振兴专题调研。长泰区委统战部副部长薛支祥、长泰区水利局党组成员林源聪等全程陪同。调研组围绕党建引领、产业融合、文化传承、生态治理等主题,深入走访林墩工业区林溪村、岩溪镇珪后村、马洋溪生态旅游区山重迁台记忆馆、山重小学、长泰文庙,通过实地考察、座谈交流与爱心捐赠,探索乡村振兴的“长泰路径”,以务实行动彰显民主党派的责任担当。
行程一:林墩工业区林溪村——跨村联建激活“共富密码”
调研首站走进林墩工业区林溪村,学习“跨村联建”推动乡村振兴的创新实践。通过整合林溪、石横、江都等5个村的资源,联村党委以“产业协同、优势互补”为路径,打造水上运动中心、林间探险基地等特色项目,推动体育旅游与生态经济深度融合。调研组重点考察了由7500平方米旧厂房改造而成的文体综合馆,该馆通过承办省级赛事年均吸引游客超10万人次,带动周边餐饮、民宿等产业增收超千万元。民盟成员表示,这一“抱团发展”模式为民主党派参与基层治理提供了宝贵经验,建议推广“联村党委+产业联盟”机制,助力破解资源分散难题。
行程二:岩溪镇珪后村——党建引领焕发治理活力
在岩溪镇珪后村,调研组实地感受党建引领下的乡村蝶变。该村通过“七赛机制”(党建引领、产业发展、人居环境等七大领域比拼),完成旧村改造、道路“白改黑”等工程,建成8个“口袋公园”,并依托清代古厝群发展文旅产业,年接待游客超5万人次。村党总支书记介绍,党员干部带头让出土地、化解矛盾,确保项目高效落地。调研组对此高度评价,认为珪后村以“强作风”促“实作为”,生动诠释了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为民主党派成员树立了履职标杆。
行程三:山重迁台记忆馆——侨乡文化凝聚振兴合力
马洋溪生态旅游区的山重村以“迁台记忆馆”为纽带,打造侨乡文化振兴样本。调研组参观了修缮一新的侨领故居“将军第”,馆内千余件展品展现了华侨爱国爱乡的赤子情怀,以亲情促两岸融合。近年来,长泰区通过“侨乡文化活化工程”吸引侨胞返乡投资,年均举办“侨胞故乡行”活动20余场,带动乡村旅游收入增长30%。民盟成员建议,深化“以侨为桥”合作模式,整合侨资、侨智助力乡村产业升级。
行程四:为山重小学捐赠爱心书包——教育帮扶传递“温暖力量”
调研期间,思明民盟基层委特别开展教育帮扶行动,向山重小学捐赠爱心书包。山重小学校长表示,这些爱心书包不仅缓解了学生的实际需求,更传递了思明民盟的关怀与温暖。李峰主委强调,教育是乡村振兴的基石,未来将推动“智力帮扶+资源对接”常态化,助力乡村教育均衡发展。这一暖心之举生动诠释了“树形象”主题教育内涵,彰显民主党派的社会责任感。
行程五:长泰文庙——传统文化滋养乡村文明
在长泰文庙,调研组探讨了传统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的多元路径。作为闽南儒学文化地标,文庙通过举办国学讲堂、书画雅集等活动,年均吸引研学团队超2万人次。民盟调研组特别关注文庙与周边村庄的联动效应,例如通过“文化IP+农特产品”模式推广状元文化主题农产品,助力农民增收。盟员们表示,进一步挖掘乡村文化资源,使盟员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推动非遗传承与文旅经济深度融合。
此次调研紧扣“学规定、强作风、树形象”主题,以学促干,通过沉浸式考察与研讨,思明民盟基层委李峰主委总结了乡村振兴的“长泰经验”,并提出三大行动方向:
1. 强作风,提效能:对标中共全面从严治党标准,健全民主党派内部监督机制,以“一线工作法”深入田间地头,提升建言献策精准度;
2. 树形象,创品牌:结合长泰“跨村联建”“文化+”等经验,打造民主党派服务乡村振兴示范项目,形成可复制的“思明民盟方案”;
3. 聚合力,促共赢:发挥统一战线资源优势,搭建“民主党派+政府+企业+村集体”合作平台,助力乡村产业、文化、生态协同发展。
今后,思明民盟基层委将联合长泰区建立常态化合作机制,通过项目共建、资源互通、智库共享等方式,为乡村振兴贡献民主党派智慧与力量,以实际行动践行“凝心铸魂强根基、团结奋进新征程”的使命担当。 (通讯员 :洪俊妍、纪建达)
中宏网版权申明:凡注有“中宏网”或电头为“中宏网”的稿件,均为中宏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宏网”,并保留“中宏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