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营商环境也是生产力,而优化营商环境是解放生产力以及提升竞争力的关键举措,更是彰显地方经济发展的“软实力”所在。近年来,新疆以《自治区实施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5年)》为指引,着力推进一批营商环境牵引性、关键性、标志性改革,一系列实打实的改革举措,进一步构建了市场机制有效、政府保障到位的营商环境,全力培育和保护经营主体,促进各类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
以营商环境之“优”,促经济大盘之“稳”,谋发展质量之“进”。如今的新疆正展现出全新的活力与魅力,成为投资者竞相奔赴、扎根筑梦的热土。新疆各级政府积极作为,以开放的姿态、务实的行动,吸引着众多投资者的目光。各类企业也在这片热土上茁壮成长,产业活力竞相迸发。
这里,政策扶持力度不断加大,为企业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和广阔的空间;
这里,政务服务持续优化,让办事流程更加高效便捷,切实为企业排忧解难;
这里,市场环境日益公平有序,激发着无限的创新与竞争活力;
这里,法治保障坚实有力,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让企业安心经营。
……
“营商环境优在新疆”,这不仅是一句口号,更是新疆努力践行的生动写照。中宏网将深入探究新疆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的成功经验和积极成效,展示这片土地上的无限潜力与活力,让更多的人看到新疆在新时代经济发展道路上的坚实步伐与璀璨前景。
伽师县充分发挥新疆自贸试验区喀什片区核心区的独特优势通过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不断创新发展思路与举措。今年首季,伽师县外贸加工企业出口额较去年大幅增长。
中宏网讯 5月16日,乌鲁木齐海关、中国铁路乌鲁木齐局集团有限公司开展的“智慧铁路口岸+属地快速通关”改革在霍尔果斯口岸和乌鲁木齐陆港区、石河子市同时启动,标志着此项改革在全国铁路口岸及腹地城市的首次落地。
“智慧铁路口岸+属地快速通关”改革启动仪式现场。永程帆 摄
在霍尔果斯口岸调度中心,伊犁州党委常委,霍尔果斯市委书记冯卓参加启动仪式。他说,海关总署、国铁集团创新推出的“智慧铁路口岸+属地快速通关”,对于进一步提升口岸通行效率、畅通国际物流通道、助力打造亚欧黄金通道和向西开放的桥头堡具有重要意义。霍尔果斯将加快推进智慧口岸建设,持续完善口岸基础设施,不断优化通关流程,稳步推进改革措施落细落实,打造更加高效便捷的东联西出铁路大通道,为保障国际产业链供应链稳定、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与会领导共同见证三地首趟“智慧铁路口岸+属地快速通关”列车发车。永程帆 摄
为进一步发挥新疆区位优势,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乌鲁木齐海关、中国铁路乌鲁木齐局集团有限公司联合攻坚,共同推进“智慧铁路口岸+属地快速通关”改革在新疆率先开展。
乌鲁木齐海关口岸监管处物流监管科科长努尔艾力·阿布都克力木说:“‘智慧铁路口岸+属地快速通关’改革是通过实现单证智慧申报、海关智能检查和关铁信息共享打出的改革‘组合拳’,铁路口岸运能及整体通行效能得到进一步提升。在各项改革举措‘串珠成链’‘总装集成’作用下,进口货物口岸通行时间从2-3天压缩至16个小时,降幅达70%,属地出口货物作业时间从6小时压缩至1小时,降幅达80%。”
随着我国高水平对外开放、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西部大开发等深入推进,铁路跨境运输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在伊犁州党委、霍尔果斯市委的大力支持下,今年以来,霍尔果斯铁路口岸班列日均通行数量保持在25列以上,平均每2个小时就要完成一列入境返程中欧班列的换装。截至目前,经霍尔果斯铁路口岸通行的中欧(中亚)班列累计超4.6万列,通行班列线路总数87条,可辐射境外18个国家、46个城市和地区,成为国际物流陆路运输的“黄金通道”。
霍尔果斯站安全生产指挥中心副主任李安康说:“我们积极加强与海关的配合,做好‘智慧铁路口岸+属地快速通关’改革的推行落地。通过数字口岸系统的建设与使用,实现铁路、海关数据实时互通,准确掌握列车动态及货物放关信息,预计提升车辆周转效率20%以上。”
近三年来,新疆铁路口岸过货量保持两位数增长,2024年过货量2865万吨,占全疆陆路口岸过货量近七成,占全国铁路口岸过货量的1/3,通行中欧(中亚)班列1.6万列,占全国五成以上,新疆作为亚欧黄金通道和向西开放桥头堡的作用不断增强。此次改革不仅是新疆铁路口岸通行效能的提质升级,更是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举措。
新疆八一钢铁集团有限公司霍尔果斯负责人李祥银说:“我们公司进口的货物入境后,一般要在口岸停留2-3天,办理申报、查验、换装、发运等手续。现在效率提高了,仅需十几个小时就能提离口岸,综合核算成本,单车费用由之前的600元下降至目前的0元。”
霍尔果斯将更好融入和服务新发展格局,巩固拓展“智慧铁路口岸+属地快速通关”改革成效,持续打造中欧班列这一共建“一带一路”旗舰项目和标志性品牌,助力高水平对外开放和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疆实践。(霍尔果斯市融媒体中心 李明 赵远 永程帆)
中宏网版权申明:凡注有“中宏网”或电头为“中宏网”的稿件,均为中宏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宏网”,并保留“中宏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