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网讯 5月9日—10日,塔城地区乌苏市西大沟镇千亩试验田内,一场别开生面的“辣椒选秀”火热进行。35个朝天椒品种在塔城英才三农骨干项目推动下同台竞技,拉开乌苏辣椒产业“品种之战”序幕。
乌苏市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苗磊说:“此次试验涵盖早、中、晚熟三大类,围绕产量、辣红素含量等12项核心指标展开考察。其中,‘四平头’改良种针对北疆昼夜温差优化,‘新一代’抗倒伏能力提升30%,‘二荆条改良种’更将辣椒油香味物质含量提升3倍,精准对接高端市场需求。”
据了解,乌苏年日照时间超2800小时,昼夜温差达15℃,辣椒辣红素含量比南方高20%,堪称加工型朝天椒的“理想家园”。但过去品种杂乱、单产偏低,亩效益长期徘徊在3000元左右。此次引进的“二荆条改良种”,专为解决传统品种“只辣不香”的痛点,其辣椒油香味物质含量提升3倍,精准对接四川火锅底料市场的高端需求。
西大沟镇种植大户龚成东说:“去年普通品种干椒亩产仅450公斤,若能筛选出亩产600公斤、抗病性强的优质品种,每亩至少增收2000元。部分品种果实‘抱团’生长可使采摘效率提高50%,推广适合机械化采收的品种,既能缓解‘用工荒’,保障辣椒在最佳成熟期统一采收以提升品质,更期望新品种能在乌苏‘扎根’,届时便可自建加工厂,摆脱对外地收购商的依赖。”
乌苏市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乡村振兴事业发展中心主任沈建知说:“乌苏在引进优质品种的同时,配套‘水肥一体化+生物防治+机械化采收’全链条技术,通过‘人才引领产业,产业反哺乡村’双向赋能。目前,项目团队已有3名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和5名农技专家,计划未来3年打造5000亩核心示范基地,辐射带动5万亩种植,推动辣椒产业从‘零散种植’向‘集群发展’转型升级。”(乌苏市委宣传部 张玲)
中宏网版权申明:凡注有“中宏网”或电头为“中宏网”的稿件,均为中宏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宏网”,并保留“中宏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