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网讯 河南省郑州市二七区人民法院王潇法官团队2024年审结786件案件、2025年月均结案60件,王潇法官以“速度与温度并存”的审判智慧,将矛盾纠纷化解于法理情交融之中,既让公平正义“跑出加速度”,更让司法关怀“直抵百姓心”。
“办案不是机械裁判,而是把人心焐热”
2024年6月,郑州市二七区人民法院的审判庭内,一起因机动车交通事故引发的责任纠纷案落下帷幕。原告因事故导致损伤部位最高二级伤残,被告对赔偿责任争议激烈,案件矛盾一触即发。然而,经过主审法官王潇庭前释法、庭中明理、判后答疑的耐心调解,原被告最终握手言和,判决宣判后双方均未上诉。这起案件的圆满化解,正是二七法院打造“先锋审执”品牌、推动审判质效“加速度”的生动实践。
面对争议大、矛盾深的伤残赔偿案件,王潇深知“一纸判决易,事了人和难”。庭审前,她耐心倾听原告方因伤残陷入困境的揪心诉求,也了解到被告保险公司对事故责任、因果关系等方面的疑虑;庭审中,她以专业视角厘清事故责任,用通俗语言向双方阐释法律条款;判决后,她主动联系被告,逐条分析赔偿义务的合理性,最终促成被告主动履行。原告家属感慨:“王法官不仅给了公正的判决,更让我们感受到司法的温度。”在王潇看来,审判工作既要“坐堂问案”查清事实,更要“俯身倾听”化解心结。正是这种“如我在诉”的共情力,让她承办的案件服判息诉率2024年位居全院前列。
“效率与公正并行,是法官的必修课”
2024年审结786件案件,这是王潇团队2024年的“成绩单”。面对繁重的审判任务,她总结出“三早三细”工作法:早阅卷抓焦点、早沟通减分歧、早研判提质效;庭审准备细、文书说理细、判后答疑细。审判团队干警这样评价她:“王法官像一台精准的‘司法处理器’,总能从纷繁复杂的证据中快速锁定关键,用最清晰的法律逻辑定分止争。”
“先锋审执”品牌的“硬核担当”
王潇的高效与匠心,正是二七法院深化“先锋审执”品牌建设的鲜活注脚。二七法院通过构建“繁简分流+专业审判”机制,组建交通事故类案件审理专业团队;创新“判前风险预警+判后履行督促”模式,让大量纠纷解于执前。“结案不是终点,让破碎的生活重启也是司法的意义。”这是王潇常挂嘴边的话。王潇法官用“既解法结又解心结”的实践,诠释了新时代法官的担当。
王潇法官办公室傍晚常亮的灯光、法庭内外奔波的身影、当事人送来的锦旗,则勾勒出一名基层法官最真实的奋斗图景。当有人问起她如何平衡质量与效率时,她总是笑着说:“正义等不得,人心慢不得。我们多跑一步、多想一层,群众对公平正义的获得感就更实一分。”这,或许正是“先锋审执”品牌最朴素的注脚,也是新时代司法为民最温暖的答卷。(刘敏 李爽)
中宏网版权申明:凡注有“中宏网”或电头为“中宏网”的稿件,均为中宏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宏网”,并保留“中宏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