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网讯 5月12日,河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河南省2025年全国防灾减灾日新闻发布会,河南省气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顾伟宗介绍全省总体天气形势。
发布会现场 周香慧 摄
顾伟宗介绍,在气候变暖的背景下,今年以来河南省天气气候复杂多变。主要特征为:降水前多后少、气温明显偏高、气象干旱发展迅速、大风日数偏多。
顾伟宗介绍河南省总体天气形势 周香慧 摄
今年河南汛期洪涝干旱灾害形势研判
顾伟宗介绍,预计2025年河南省汛期气候状况总体偏差,降水偏多,气温偏高。具体有三个特点。
降水分布不均,旱涝风险叠加。河南省降水“北多南少”,旱涝并存、旱涝急转风险较高。
流域性洪涝威胁突出。黄河流域中下游、海河流域涝情重于旱情,阶段性洪涝灾害明显,整体汛情较重。
高温热浪风险显著。全省气温普遍偏高,高温日数偏多,其中豫南大部偏高1到2℃,出现高温热浪的风险高。
重点关注四个方面
顾伟宗说,建议重点关注四个方面。
当前旱情对小麦不利影响。河南省小麦正处于灌浆期,豫南部分区域已进入灌浆中后期,当前河南省干旱持续发展,5月中旬小麦干热风灾害风险较高,可能影响小麦正常灌浆。
降水极端性强。强降水阶段性特征明显,局地强降水较强,流域性洪涝气象风险高,豫北、豫西以及豫南部分山区出现山洪地质灾害可能性大,北上台风易引发极端强降水,需防范城市暴雨积涝和山洪地质灾害。
强对流天气频繁。全球变暖背景下,短时强降水的频率和强度增加,雷雨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较为频繁,局地致灾性强,需采取措施降低对工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和人身安全的影响。
高温日数偏多。河南省气温整体偏高,豫南可能出现阶段性高温热浪和气象干旱,需防范高温干旱复合型气象灾害对工农业生产、居民生活和人体健康的不利影响,做好水资源调度和各项应急准备工作。
顾伟宗表示,气象部门将充分利用卫星、雷达、自动气象站等综合观测手段,严密监视天气变化,紧盯重大过程,加强预报预警,加密服务频次,强化会商研判,不断提升预报预警精准度和提前量,广泛开展气象防灾减灾科普宣传,为全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陈斌 李天慧)
中宏网版权申明:凡注有“中宏网”或电头为“中宏网”的稿件,均为中宏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宏网”,并保留“中宏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