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网讯 龙佰集团连续7年入选中国制造业500强,京华食品跻身“国字号”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大咖国际等8家企业登榜河南民营企业100强,多氟多等8家企业入选省制造业头雁企业,民间投资增速领跑全省10个百分点……在春潮涌动的怀川大地焦作,大企业顶天立地、中小企业遍地开花,民营经济以蓬勃之势成为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
近年来,河南省焦作市以政策制度“强基固本”、产业培育“雁阵领航”、科技创新“赋能添翼”、优化环境“沃土滋养”为“四轮驱动”,打出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组合拳”。
据焦作市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2024年底,焦作市民营企业数量达7.91万家、占企业总数的91%,其中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分别较去年同期增长7.58%和1.86%。全市民间投资同比增长22.1%,高于全省民间投资增速10个百分点,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为70.1%,比去年同期提高10个百分点。一串串亮眼数据背后,是焦作市持之以恒建机制、重培育、促创新、优环境的生动实践。
政策“搭台” 民企“唱戏”
在焦作,政策的春风始终与企业发展同频共振。制定的民营经济“十大行动”实施方案,通过37部门联席会议制度打通政企沟通“任督二脉”,让“企业找政策”变为“政策找企业”。在全省率先出台了支持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发展21条措施,近日,又发布了《焦作市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惠企政策100 条》,政策工具箱持续扩容。2024年,焦作市38.9亿元减税降费“及时雨”滋润民营实体经济,依托惠企政策免申即享服务平台,常态化做好惠企政策的归集、解读,兑现各类奖补资金5.28亿元,惠及企业4109家。
产业“聚链” 雁阵“腾飞”
在新能源电池材料产业园,567亿元的产业规模勾勒出焦作民营经济的“硬实力”。通过“链长+链主+协会”推进体系,焦作培育出国家级新能源汽车储能装置集群、超硬材料省级先进集群,重点产业链对工业增长贡献率达98.2%。梯次培育机制更让“专精特新”企业拔节生长——国家级“小巨人”27家、省级“小巨人”288家,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4家,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21家,数量稳居河南第一方阵。强化数字化转型,完成463家规上企业诊断服务,入围河南省首批省级数据标注基地建设先行先试城市名单。
创新“点火” 科技“添翼”
创新基因深植企业血脉。2024年,焦作科技支出增速61.7%,全省第一,研发投入占GDP比重2.82%。实施“345”创新行动,1465家科技型企业如繁星闪烁,民营企业牵头组建或参与建设89%的省级创新平台,产学研合作项目52项、技术成交额77亿元,八成成果来自民企。当碳素产品走进航天领域,当“焦作智慧”在新能源汽车储能装置上绽放异彩,这片土地正用金字招牌重塑产业竞争力。
环境“沃土” 活力“澎湃”
在焦作,企业开办时限压缩至0.33天,全国首创的“承诺制注销、代位注销”改革让企业进退自如,全省首个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综合服务平台“焦个企惠”为小微企业架起融资快车道,经验做法在全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上被点名表扬,并在全省推广。19件“高效办成一件事”落地,政务服务事项平均办理时间压减50%以上,工业微电网降低用能成本……焦作以“三提一降”优化营商环境,盘活闲置土地、推广天然气“整县打包”,让要素向优质项目集聚。
春潮涌动处,扬帆正当时。站在太行山麓眺望,民营经济的万千气象正在怀川大地生动铺展。从单项冠军的“独门绝技”到产业链群的“雁阵齐飞”,从“秒批秒办”的政务速度到“免申即享”的政策温度,焦作用持续优化的生态雨林,孕育新质生产力的破土拔节。
焦作市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焦作市将锚定“四高四争先”,进一步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提振民营企业发展信心、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积极融入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河南篇章贡献焦作力量。(陈斌 门杰丹)
中宏网版权申明:凡注有“中宏网”或电头为“中宏网”的稿件,均为中宏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宏网”,并保留“中宏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