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网讯 广州大剧院十五周年庆典活动于5月7日在实验剧场盛大启幕,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活动为城市带来了一场艺术的狂欢。庆典以全新形象片《不止精彩 More Than Bravo》拉开帷幕,随后揭晓了一系列重磅活动与演出计划,包括院刊发布、主题展览、原声带精选集以及15台精品演出等线上线下艺术活动,与市民共同庆祝这一重要时刻。
广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杜新山,紫荆文化集团党委副书记胡贤政等领导出席了庆典活动。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刘瑜梅,中国对外文化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郑秀全出席并致辞,高度评价广州大剧院为“湾区演艺文化新高地”,称赞其让高雅艺术走进了寻常百姓家。
在庆典现场,音乐剧《雄狮少年》中阿珍的饰演者陈沁献唱了歌曲《笑容》,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沉浸式喜歌剧《神奇医生》的四位主演林俊良、邢馨元、谢志文、熊文琴联袂演绎了剧中经典唱段《煎蛋卷四重唱》,展现了广州大剧院在艺术人才培养和剧目孵化方面的卓越成就。这四位演员与广州大剧院有着深厚渊源,林俊良与邢馨元三年前通过沉浸式喜歌剧的演出在歌剧舞台崭露头角,而谢志文与熊文琴也在此前该系列的多部剧目中展现出扎实的舞台功底,在广州大剧院的孵化下,他们已逐渐成长为专业歌剧演员。
广州大剧院今年的院庆主题为“巳晤·圆”,象征着剧院如灵蛇般锐意蜕变,并承载着对过去十五载耕耘的圆满期许。
在艺术共鉴方面,广州大剧院精心策划了“时光·印记”主题展、15周年院刊以及品牌宣传片,三者同步上线,为观众带来全方位的艺术体验。广州大剧院不仅是扎哈·哈迪德笔下震撼世界的设计杰作,更是一座连接大湾区与国际的文化灯塔。其著名的“曲线”意象在全新形象片《不止精彩 More Than Bravo》中被赋予了新的意义,象征着创新的脉络、跨越国界的桥梁以及未来文化图景的生动描摹。
广州大剧院15周年院刊特别策划了“巳”“晤”“圆”三大版块,详细记录了剧院15年来的发展历程与成就。目前,15周年院刊电子书已同步上线,并对业内同行开放实体书取阅渠道。
与此同时,“时光·印记”广州大剧院十五周年主题展正在实验剧场一楼展厅免费向公众开放。展览包含历史演出节目单、艺术家手模、自制演出道具、签名海报以及扎哈·哈迪德与哈罗德·马歇尔人物展等六大展区,超过500件展品。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摄影师许培武的作品专区,记录了广州大剧院从破土动工到落成运营的全过程,让观众感慨万分。
此外,广州大剧院还打造了线上线下联动的艺术体验:“广州大剧院·慢直播|漫游经典”栏目将带观众重温15年来的经典演出,线下活动“人生歌剧·角色交响”则让观众通过互动体验专属歌剧人生。剧院还特别上线了“剧照共享”服务,并策划了纪念品周边、票务促销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院庆配套内容。
在演出方面,广州大剧院“院庆月”将带来15台重磅演出,直至年末。备受期待的舞剧《牡丹亭》将率先登台,以当代视角诠释经典戏剧。其他精彩演出还包括全新制作的德语原版音乐剧《莫扎特!》音乐剧版音乐会、伦敦西区原版话剧《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舞台剧《魔幻时刻》、广东话黑色话剧《唔讲得》、国风悬疑舞台剧《清明上河图密码》、音乐剧《长安十二时辰》、法语音乐剧《莫里哀》《摇滚红与黑》等。此外,德语原版音乐剧《伊丽莎白》音乐剧版音乐会、马修·伯恩舞剧《天鹅湖》、江苏大剧院原创民族舞剧《红楼梦》、杨丽萍2022版舞剧《孔雀》、三大假声男高音与凡尔赛宫皇家歌剧院乐团音乐会,以及邹静之编剧,张国立、王刚、张铁林领衔主演的经典京味话剧《断金》等经典作品也将陆续登台,为观众带来一场跨越时空的文化盛宴。
广州大剧院不仅在剧场内为观众带来精彩演出,还在城市文化赋能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由广州大剧院发起,“中演院线”湾区剧院群共同参与的首届“戏聚星火”大湾区青年戏剧平台于5月正式启动,旨在为大湾区创艺青年提供孵化支持和展示空间。音乐剧《雄狮少年》数字专辑也于全球上线,覆盖国内外主流音乐平台。国家艺术基金项目《粤港澳大湾区芭蕾孵化基地》及沉浸式喜歌剧《神奇医生》全年演出计划同步公布,将于五一、国庆、跨年等节庆档与观众见面。此外,广州大剧院童声合唱团将赴北京、东京参加国际赛事,广州大剧院×QFunTheater儿童实验剧团也将推出原创大戏《霞客,行!》,并开启阿维尼翁、爱丁堡、塞尔维亚戏剧巡演营。
15年来,广州大剧院以高品质演出和丰富活动,成为市民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据统计,广州大剧院截至目前共举办演出4011场,接待中外艺术院团2150个、艺术家超过54000名;共举办艺术活动2928场,线下参与人次超101万,线上参与人次达1.5亿;累计培养合唱、芭蕾、器乐等青少年人才25161人;超过626万人走进广州大剧院参观、交流、参加活动和观看演出。广州大剧院陪伴市民从“看热闹”到“懂门道”,以高品质的演出和多样化的艺术活动,赢得了无数观众的喜爱与认可,甚至在社交平台上被观众亲切地称为“广剧”,这一昵称背后的情感纽带正是广州大剧院15年来不懈努力的见证,也是每一位参与者在剧场找到的艺术共鸣。(图片来源 广州大剧院)
中宏网版权申明:凡注有“中宏网”或电头为“中宏网”的稿件,均为中宏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宏网”,并保留“中宏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