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网讯 5月5日晚,第31届“五羊杯”全国象棋冠军赛在广州荔湾的广州文化公园中心台盛大开幕。作为中国象棋协会新赛事体系下的首个A级赛事,本届“五羊杯”不仅是一场棋坛巅峰对决,更是荔湾区借助棋文化提升文化品牌的重要契机。
在开幕式上,国家体育总局棋牌运动管理中心主任贺凤翔致辞表示:“自1981年创办以来,‘五羊杯’始终秉持‘传承国粹、以棋会友’的初心,见证了一代代象棋顶尖运动员的智慧交锋。它不仅承载着深厚的岭南文化基因,孕育了独特的象棋赛事文化,更成为广州一张重要的品牌赛事名片。”贺凤翔还透露,本届“五羊杯”通过赛制改革,让更多优秀年轻运动员登上“五羊杯”舞台,进一步扩大赛事覆盖面和影响力。
世界象棋联合会主席霍震霆也发来视频祝贺,他指出:“象棋作为中华的瑰宝,在‘五羊杯’的舞台上绽放独特的光辉。希望各位棋手在比赛中全力以赴、突破自我,让‘五羊杯’见证新的辉煌,让更多人领略到象棋文化的博大精深。”
本届比赛赛制进行了革新,不再沿用此前的“邀请制”,转而采用冠军组与大师组双轨制。冠军组参赛者须为曾获得过全国象棋冠军的大师,大师组资格赛则全面放开报名门槛。这一改革在保持传统高竞技规格的同时,也为新锐黑马脱颖而出提供了爆冷的舞台。
冠军组比赛采取五轮单循环制,前两名将晋级决赛;从大师组资格赛的67人阵容中脱颖而出的24位选手则将分成3个小组,每组8人,通过7轮单循环角逐,每个小组的前两名晋级决赛。5月9日至11日的决赛阶段,将通过八人单局双败淘汰制,决出新的“五羊杯之王”。
在冠军组的6位全国冠军中,陶汉明、徐天红、于幼华、柳大华、吕钦、许银川等资历深厚,他们不但都曾夺得全国冠军,更总计20次捧得“五羊杯”桂冠。而大师组则充满青春气息,出线棋手中,“00后”选手撑起大半壁江山。2004年出生的王禹博在大师组资格赛中发挥出色,以7战4胜3平积11分、头名的成绩晋级复赛;上个月刚刚夺得本赛季女子象甲联赛团体冠军的特级大师沈思凡,则成为唯一一位晋级复赛的女子选手。她在资格赛中两度击败男子选手,更在对阵老牌特级大师庄玉庭的比赛中上演精彩逆转。
复赛于5月5日晚7时正式打响,冠军组比赛率先登场。5月6日至7日,大师组将每天上午9时、下午2时、晚上7时各赛一轮,冠军组则在下午和晚上各赛一轮。冠军组和大师组晋级决赛的人选,将分别在5月7日晚和5月8日上午揭晓。
在4月28日至30日进行的大师组资格赛上,选手们表现出良好的竞技状态。中心台前座无虚席,门票早早就被一抢而空。棋手在台上精彩过招,超大挂棋和铿锵的唱棋声,让现场棋迷犹如在观摩一部部露天“大片”,也让棋手们领略到了岭南浓厚的象棋群众基础和西关独特的文化氛围。
在各大直播平台上,比赛转播吸引了大批棋迷关注,比赛的相关进程、棋手的对局和晋级前景,成为社交网络上的热议话题。随着赛事进入复赛乃至决赛,知名特级大师和全国冠军登场亮相、新锐高手异军突起,“五羊杯”势将成为今年上半年最引人瞩目的棋坛盛事之一。
第31届“五羊杯”举办正逢十五运会之年,与这项年底在粤港澳大湾区举行的体育盛会形成呼应。以本届“五羊杯”为契机,荔湾区积极营造全民健身氛围,打造全民参与、文化共享的空间,充分展现广州“老城市新活力”的独特风采。
1981年,三位全国象棋冠军杨官璘、胡荣华、柳大华提议,创立一项只有获得过全国冠军的象棋特级大师才有资格参加的赛事。1981年1月,羊城晚报和新体育杂志社携手,创办了“五羊杯”全国象棋冠军邀请赛。这是一项前所未有的高规格、高门槛的象棋赛事,开创了社会办体育、民间办棋赛的先河,直到2009年,“五羊杯”连续举办了29届。
2023年1月,中国象棋协会、羊城晚报社、广州市体育局和广州市荔湾区人民政府联手复办“五羊杯”,第30届“五羊杯”再书“中国象棋第一赛”的传奇,中心台的盛况得以再现。如今,第31届“五羊杯”再度成为广东乃至全国棋迷的节日。
羊城晚报报业集团负责人表示,“五羊杯”作为在海内外均享有广泛盛誉的象棋赛事,四十多年来,每一届都蕴含了独有的岭南人文底色和烟火气,展现着象棋运动这门国粹和岭南文化的魅力。作为深耕广东的主流媒体和主办方之一,羊城晚报始终把“五羊杯”作为讲好广东故事、服务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舞台,努力把赛事打造成海内外了解中华文化、感受岭南风韵的窗口和精品工程。
5月5日至11日,第31届“五羊杯”将向广大棋迷展现这一“殿堂级”象棋赛事的竞技实力和文化魅力。比赛中将诞生更多脍炙人口的名局,而新老名手们在这场棋坛盛宴中的表现,也将为棋迷呈现象棋未来的良性发展格局。作为中国象棋协会新赛事体系下的首个A级赛事,第31届“五羊杯”将开启象棋项目发展的新征程,同时也为荔湾区的文化品牌提升注入新的活力。(文/黄磊刚 黄小川 图/荔湾区委宣传部)
中宏网版权申明:凡注有“中宏网”或电头为“中宏网”的稿件,均为中宏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宏网”,并保留“中宏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