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网讯 据自然资源部微信公众号消息,11月6日,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发布《2025中国北斗产业发展指数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25年上半年,北斗产业综合指数已达1579点,同比提升了10.34%,与2020年相比,增幅超过60%,充分展现了“十四五”期间我国北斗产业呈现强劲增长态势。
报告分析,北斗市场化、产业化和国际化相关指数加速增长,北斗产业景气度持续提升。预计2025年下半年,产业综合指数有望突破1700点。
报告显示,截至2025年上半年,我国各种类型的北斗终端设备(不含消费类电子)应用数量超过3300万台/套,较去年同期增加超过600万台/套,同比增长超22%,北斗综合应用渗透率约90%。行业领域全面覆盖,应用深度持续增强。14个重点行业领域的北斗终端设备应用数量超过3000万台/套,同比增长超过27%。在大众消费领域持续深化北斗应用,并逐步实现北斗优先应用,2025年上半年国内智能手机出货量1.3亿部,超过98%支持北斗定位。截至2025年上半年,我国累计已有52款手机默认优先北斗,出货量达2781.8万部。2025年上半年国内搭载北斗终端的乘用车出货量超1000万辆;北斗网络辅助公共服务平台(A-北斗平台)的日均活跃用户数量超1亿,较2024年上半年增加4300万,同比增长约75%。
统计显示,2025年上半年,在北斗的14个重点行业领域应用指数排名中,交通、通信、自然资源、应急、农业位列前五。综合2024年下半年和2025年上半年数据,国际化指数增幅最大,且“十四五”期间累计增幅近125%。
报告认为,大众应用市场潜力未充分释放,建议紧扣市场核心需求,积极拓展北斗创新应用,进一步扩大北斗大众应用规模。
报告指出,综合时空体系和下一代北斗系统均将于2035年前建设完成,届时将成为我国综合PNT与时空服务产业发展跨越升级的关键节点。下一步,应积极开展北斗应用效能评估评价,大力推进北斗在各行业各领域的深化融合应用,鼓励时空信息与互联网、物联网等大众消费服务相结合,同步推动区域产业协调发展。
中宏网版权申明:凡注有“中宏网”或电头为“中宏网”的稿件,均为中宏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宏网”,并保留“中宏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