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网讯 据自然资源部发布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我国海洋生产总值实现7.9万亿元,同比增长5.6%,高于国内生产总值增速0.4个百分点,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蓝色支撑”。
总体上看,我国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加速构建,海洋发展新动能不断涌现。
海洋传统产业基石作用稳定发挥。海洋船舶工业发展总体平稳,前三季度海船完工量、海船手持订单量分别同比增长6.7%和25.7%。新接订单量、造船完工量、手持订单量以修正总吨计分别占世界市场份额的63.5%、47.3%和58.6%,继续保持全球领先。绿色船舶产品技术创新与供应能力持续提升,我国新接绿色船舶订单国际市场份额达到70.6%,全球首艘氨燃料动力1400箱集装箱船、全国首艘200TEU纯电智能远控集装箱海船相继开工,我国首例新造船碳捕集系统(OCCS)在8.2万吨散货船上完成试航,助力航运业减排降碳。随着利好政策落地、居民出游意愿高涨,沿海各地文旅产品创新供给,海洋旅游市场呈现供需两旺发展态势,前三季度海洋旅游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0%,海洋客运量和旅客周转量分别同比增长3.0%和3.8%。邮轮旅游热度持续升高,前三季度全国邮轮港口进出港邮轮艘次、旅客总数分别为344艘次、205万人次,同比分别增长17%、28%。1-9月中旬,外籍旅客从上海口岸乘坐邮轮的人数较去年同期增长约77%。
海洋新兴产业加速发展。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发展平稳。克拉克森数据显示,前三季度我国海工装备新承接订单金额、交付订单金额、手持订单金额分别占国际市场份额的60.0%、50.8%和61.9%,继续位居世界第一。多领域海工装备产品取得新突破,国产24套2000米级国际超深水海洋装备完成交付,我国首个深水油气水下机器人七功能机械手投入应用,全球单机容量最大的漂浮式风电平台“三峡领航号”基础平台、全球首艘8万吨级通海养殖工船“森海先锋”号相继交付。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研发取得积极进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LY104注射液正式获批临床试验,该药物是近年来首个获批进入临床试验阶段的1类海洋小分子药物,拟应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病治疗。
中宏网版权申明:凡注有“中宏网”或电头为“中宏网”的稿件,均为中宏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宏网”,并保留“中宏网”的电头。